4、落竹塘。将砍下的新竹溜至塘边集中,然后把每枝竹截成4—5节,每节长1.5米,削去青竹皮,中间破开。分层放入竹塘浸渍,用石头压住。新竹应在小满以前落完塘。因为砍下的新竹,过了小满尚未落竹塘会转红变色,影响质量。
5、管水。塘水要浸没新竹之上,并保持日夜有清水流动,防止漏水旱塘。
6、洗青。新竹在竹塘浸渍60天左右,已经腐烂,所剩下的是纤维丝,尚未腐烂的要用木槌敲打成丝。立秋前应将竹丝清洗干净,上竹架晒干便成青丝。
(二)蒸煮黄坯
煮料进程:
1、拧青丝入池浸渍。先将青丝拧成小股,每股约1公斤,再按每1000公斤青丝配生石灰600公斤比例分批投入料池溶化,然后将拧好的青丝投入石灰池浸渍。
2、换池。浸渍1天,使每股青丝均匀的渗透石灰浆后,进行换池。即移到另一个没有水的池里,再泼上石灰浆,叫“翻堆”。
3、堆沤。换池渍3天后,搬上料盘堆沤,使青丝深软化。
4、摆头套。将沤软化了的青丝搬至坯塘,洗清石灰浆后上竹架,撕松晒干,叫“头套”。
5、第二次浸渍石灰浆。将晒干的青丝,再投入浸料池(按比例配足石灰)浸渍4天,叫“灰青”。
6、蒸灰青。将浸过的石灰浆的灰青第一次入炊蒸煮,每炊约3000公斤青丝。灶膛用木柴烧火6个小时后熄火,在炊锅内焖12小时。
7、摆灰青。将蒸熟的灰青出炊,投入坯塘清洗后,上竹架晒干。
8、过碱。按每1000公斤青丝配纯碱60公斤比例,将纯碱煮溶投入碱池,再把晒干的灰青一股一股地浸渍碱水后,做成像皮枕一样大的坯料,再进行一层一层地装炊,直到装完为止,当装到高出锅圈1米左右时,要用多条谷笪围住上层坯料,外加绳索缚牢。(注:清代用稻草灰或竹子灰过滤可制得土碱。)
9、蒸坯。烧火一天一夜(24小时),熄火,让坯料继续焖熟。
10、出炊。将蒸熟的坯料担运至坯塘,整齐摆放,坯塘放水将坯料的碱汁冲洗清,然后把进出口的水闸关下,站其滤干后,上竹架晒干便成黄坯。
(三)天然漂白
漂料过程:
1、漂料山场。选择向阳、茅草丛生、坡度不陡又有晨雾到的浅山为宜。
2、劈山。劈去山上茅草、杂木丛的尾部,留下50公分左右高的杂草、灌木丛,并将劈下的草木清理干净。每3000公斤黄坯需漂山近10亩。
3、撕装黄坯。在竹丝寮进行撕装,把黄坯撕松,撕成像弹松的棉絮一样;用一块80公分大的圆木板,放在50公分高的活动架上,像一张小圆桌,可坐在盒子上操作,将撕松的坯料放在木板上,做成圆径60公分大的黄坯饼。
4、漂山。坯饼一块一块地整齐排放在草木丛上,让其自然漂白。
共[2]页: [第1页] [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