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姑田游大龙专题首页 出龙烧龙日期 龙的绘画题诗等民间文化 游龙的意义 赏龙摄影作品 媒体视频网友自SHOW内容
     

姑田镇游龙起源于明朝万历年间,下堡村之邓屋。据考证邓屋八世祖邓应,明代人,出任潮州府检校,后定居潮州。其弟邓恭仍居姑田邓屋。

明万历年间邓恭子孙到潮州探亲,在潮州看到舞龙,兴叹不已,便将龙画成图样带回姑田仿制,未几姑田邓屋于元宵节期间首次游龙,正月十四晚龙游中堡、厚洋等村落,村民们欢天喜地,家家门前点松明、放鞭炮迎接。

 
当时的龙,偏小偏短,直径只有0.4米左右,长度只有20多节。以后经过多次改进至清乾隆年间,龙的高度、宽度已定型,龙的制作式样业臻完美,相承沿袭至今。
 
 
龙头的高度为2.4米,长7米,大直径0.8米,眼圈直径0.7米,龙口大张,内含一个直径0.6~0.7米的大红龙珠,大有吞云吐雾,威震山河气势。

龙腰每节高度2.2米,大直径为0.7米,长4.3米。

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燃松明、点香烛、摆果茶、放爆竹,迎接“龙游大地,喜到人间”。

龙尾高度为2.4米,长6米,大直径0.8米。

 
 
相传,姑田民间最早制作大龙时,民间艺人制成的大龙几乎可以达到以假乱真,为免触犯龙王,龙头,龙身,龙尾分了制作,在游龙日,才将龙头、龙身相连接,由龙棍擎着游,龙尾则单独由两人肩膀扛着跟在后面游。一次游大龙时,游至今溪边庵路段,有一条河水清澈见底的大河,大龙的形影倒映在水中,活像海龙王在大海里休闲遨游,美中不足的是缺少龙尾,神力不足,有好事者建议把龙尾也接到龙身上,这样就逼真了。大家觉得有道理,于是就将龙尾连接在龙身上。这一连接不要紧,瞬间,晴空万里的天空忽然狂风大作、乌云密布、电闪雷鸣,顷刻间暴雨倾盆,人们擎看的大龙时机真变成了活龙,挣脱牵引龙头的龙绳和龙棍,腾云驾雾往东海方向飞去。那年,地方风不调雨不顺,当地百姓苦不堪言......[详细]

 清代至民国年间,姑田有12条大龙,分布在上堡、中堡、下堡、华垅、城兜、长较、上余、下余、东华、白莲、洋地等11个村。其中,有9条龙是由两三个姓合擎1条的,如上堡陈、赖、桑3姓合擎1条;下堡村邓屋与万堂(邓、蒋两姓)合1条,周屋与黄屋(周、黄两姓)合1条;小洋地邓、詹、钱、3姓合1条。长较村童、陈、林3姓合1条。

 新中国成立后,姑田大龙的条数逐渐减少,近10多年来只剩中堡、下堡的邓屋、万堂、城兜等3条龙。

 
申明:本专题部分视频、图片与内容来自互联网,若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来信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
 
 
本网站由连城县姑田门户网维护 Email:master@366208.cn

版权所有:姑田门户网 地址:连城县姑田门口洋路 邮编:366208 闽ICP备080112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