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南同志生平
项南同志,1918年11月出生在福建省连城县朋口镇。他从小受革命家庭的熏陶和中央苏区环境的影响,11岁就在福建连城文坊苏区任少年先锋队队长。1930年起,随做地下工作的父母先后在南京和上海半工半读。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党组织的领导下,他同一些进步青年在福建长乐县组织“明天剧咏团”,进行抗日宣传工作。1938年由福建省委宣传部长王助同志介绍入党,同年10月在顺昌发起组织“顺昌抗敌剧团”并任团长。1939年1月在闽清县政府任战时民教工作队队长,开办农村夜校和街头讲座,运用戏剧宣传抗日救亡工作。后因无法找到王助同志,与党失去联系。1941年3月,他由香港经上海,几经辗转,于同年6月到达苏北盐城新四军军部。1941年在新四军重新入党。1942年至1945年先后任阜东县政府秘书,阜东九区区委书记,阜东县委宣传部部长,苏北第五分区专员公署建设处处长等职。1947年至1950年先后任苏北第十一分区专员公署财经处处长,东南县委副书记兼东南县支队政委,青年团皖北区工委副书记、青委书记等职。
项南同志1951年任青年团安徽省委书记、安徽大学党委书记。1952年任青年团华东工委第二副书记。1954年被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1955年任共青团中央宣传部部长。1956年当选党的八大代表。1957年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
项南同志1961年调任八机部办公厅副主任,后任农机局局长。“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但他坚信真理必将战胜错误,从未动摇过革命理想与信念。1970年5月恢复工作后,他历任一机部农机局局长,一机部党的核心小组成员、副部长。1979年2月任农机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项南同志1980年调福建省工作,历任中共福建省委常务书记、福建省五届人大常委会主任、中共福建省委第一书记兼省军区第一政委、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并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和第十二届中央委员。项南同志在主持福建省委工作期间,团结带领省委“一班人”,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结合省里实际提出了一系列开拓性的思路。他提出改变福建落后面貌,必须利用山地以发展果木及经济作物、利用海水和滩涂以发展捕捞及养殖的“山海经”战略,支持和鼓励为国有企业“松绑放权”,为福建改革开放、经济的崛起和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大胆提出“乡镇企业打头阵”,积极倡导和大力扶植乡镇企业,热情赞颂“乡镇企业一枝花”,使乡镇企业在短时间内得到蓬勃发展;他十分重视落实华侨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华侨爱国爱家乡的热情,形成了侨胞踊跃来闽投资办厂、办学的大好局面。
项南同志1987年退居二线以后,仍积极投身于扶贫济困、职业教育和老区建设事业,直到生命最后。1989年后担任中国扶贫基金会会长、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和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顾问、中国扶贫基金会首席顾问等职。他矢志于我国的扶贫事业,经常深入冀、鲁、闽、皖、苏、赣、陕、甘、宁等老、少、边、穷地区调查研究,同当地干部群众商量脱贫致富方案,为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做出了贡献。
项南同志在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92年被选为党的十四大代表,1997年列席了党的十五大。
项南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忠诚党的事业,忠于人民。项南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他崇高的思想品质、优良的工作作风、顽强拼搏的革命毅力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
共[2]页: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