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姑田大龙文化
 

印象姑田  加入时间:2013-3-1 9:58:29  姑田门户网 江冠英  点击:

 

大龙历史 

 

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姑田下堡村邓屋八世祖邓应公定居广东潮州府任检校。其弟邓恭公率子侄往潮州探亲期间,看到当地游龙灯,即将龙灯绘成图样带回邓屋制成直径1.2尺的龙灯,于元宵节前十四日晚上游行至厚洋,中堡一带村庄,受到沿途乡亲们燃起松明,焚香放爆竹迎接。自此传开竞相仿制,加大龙体直径达2.1尺大,高度达 6.6尺,从一条龙发展到十二条龙。现将各村出龙情况列下:

 

村名

姓氏  

出龙日期

烧龙地点           

华垅村小洋地

     

元月十三日至十四日

水尾观音庵

华垅村华坑

元月十三日至十四日

屋桥外农田

下堡村邓屋、万堂

   

元月十四日至十五日

肖何庙

上堡村元甲

蒋(胡,藍,李,蔡)

元月十五日至十六日 

民主公王庙

上堡村赖屋溪边

赖,陈,桑

元月十五日至十六日 

民主公王庙

中堡村张洋、岭兜

华,江

元月十五日至十六日

民主公王庙

东华村湖头

元月十五日至十六日

水尾庵外田

上余村上坪

 

元月十五日至十六日

龙归庵外

长较村

童,林,陈

元月十五日至十六日

长较屋桥外田

大洋地村

元月十五日至十六日

洋地大桥外

城兜村

陈,江,李,杨

 

元月十五日至十六日

义尾坪夫人庵外

下堡村周屋、黄屋

周,黄

元月十六日至十七日

天屋宫神田

                                                                 

大龙制作

 

1、需用材料及人工:

 

 

木板

毛竹

宣纸

人工

龙头

4.75公尺

5  

60

30

龙腰

4.3公尺

1

  20

4

龙尾

4.75公尺

3

40

15

2 制成规格:

 

 

体径

龙眼径

龙口径

龙珠径

龙头

7.0公尺

2.4公尺

0.8公尺

0.5公尺

1.8公尺

0.8公尺

龙腰

4.3公尺

2.2公尺

0.7公尺

 

龙尾

6.0公尺

2.4公尺

0.8公尺

 

3、擎龙备用工具:四米长龙头索4根,四米长揷袋布2 1.67米长龙棍1枝,牛皮揷袋2个。

4 制作工序:备龙板→抬毛竹剖竹篾扎骨架(龙头加扎:龙额,龙角,龙眼,龙鳍,龙爪,龙鼻,龙嘴,龙舌,龙珠等)糊裱宣纸出鳞样画龙身图案饰鳍乳开火门写裁口

 

大龙活动

 

以中堡村游龙为例。中堡村出龙只一条,由江华两姓轮流值年。姓内按房系大小搭配成值年擎龙组织“朋” ,华姓共10朋,江姓共8朋。姓内以朋拈阄排序值年,轮到哪年出龙的朋,要提早三年预备擎龙基金,圈养大猪,放殖魚圹,预约亲戚赠送“伍队” 。轮到这年出龙时其活动情况如下:

1 接“东山福主民主公王”:除夕晚上请鼓首班用锣鼓往上堡村“溪边庵”接“ 民主公王”座像至扎龙头处,每天给其洗臉燒香供奉至燒龙后,依旧用鼓首锣鼓送回原位。

 2. 发纸,起工:大年初一,由值朋组织人员往各家发送宣纸(每节龙腰20张)。早晨在高处呜放神铳三声(從初一至十六日每天早晚各鸣铳三声,以示大龙活动开始。)上午制作龙头师傅起工。 

3、发放龙竹:初三起,龙头朋负责发给每节龙腰用竹一枝。

 4 元月十三日上午,在祖堂集中拈阄排定游龙秩序后抄写红榜公佈。龙头“朋”发给每节龙腰大蜡烛5枝,油香1枝。下午,龙头朋组织人员按游龙路线清理路面,排除路障,以便游龙。

5、元月十五日上午,游龙路线沿途家家用香火鞭砲迎接上堡“出案公王” 出巡。中午,各家设宴招待客人,准备下午出龙。下午申時,在龙头,龙尾前摆香案,宰杀大猪,山羊,雄鸡三牲。供奉祭品,在鸣砲奏乐声中,由绅士肃行龙神大祭。祭后将龙头扛往“ 驳龙头” 起脚驳龙。各家各户龙腰出动,按路牌指定的路线边沿停放,点燃松光,燒香烛放爆竹,等候起脚驳龙。

 6. 由龙头朋依照功名、元配、人丁、资产、辈份、年寿等条件优选出首位擎龙头的人士“起脚。驳龙游行至上堡赖屋祠堂“ 落脚” 点烛三枝。“伍队在“牛栏桥” 桥头集中按所赠龙头户辈份尊卑依序在龙头前靣排列上路奏乐游行。                                    

7. 当晚 其游龙路线是:华姓祖堂屋背“驳龙头” 起脚,经小坑,董埔洋,上堡赖屋(点烛),牛栏桥(伍队上路),溪边(陈屋、李屋、桑屋、罗屋),公王庙( 游行至公王庙大门前,龙头向公王叩首三下,以示尊敬),西洋,邱家山林场,绉纹纸厂,永丰街,政府广场,姑田中学,邓屋,坎兜街,下堡巿场,松溪坂,新街,官屋坂,205国道。游龙路线贯穿上中下三堡,沿路家家燃旺松火,燃放烟花爆竹迎接龙头龙尾。传说本来是整条龙连接着的,因被雷劈开,龙尾与龙断开不接,单独由四人扛着时进时停,一路上“见首不见尾”                         

 8、当晚十一时许,游龙完毕,龙头龙尾抬还原扎龙处,龙腰随主人抬回各家,开宴招待客人。受赠“伍队”在主人家开锣唱戏奏乐,客人们边饮宴边听戏,猜拳行令,尽情欢悦。“伍队”通宵唱戏,到黎明方散。

9、元月十六日上午,龙头在江姓“济阳堂”大门口起脚驳龙,上“亭岭尾”,下“洋尾桥”,经过“济阳堂”大门环游三圈后,沿游龙路线继续游行,午时游到“公王庙”外旱田(现为广场)环游,入穰出穰三圈后卸掉龙体,点火燒烬。龙珠留作纪念。龙头龙尾板送往次年轮值到另姓祖堂中存放,焚香鸣铳以示交接。龙腰板则争先抬回各人家中(俗谓龙板先到家者更吉利),开席宴客,拳酒尽欢。

10 祭龙礼仪;祭龙神用单献礼。

行祭职事人员:司仪唱通2名(正通、副通)  主祭3名(中祭、左祭、右祭)

祭品:香      纸钱           牲(猪头   雄鸡    鲜魚)   馔(香菇、木耳、萱花)米粿   香糕   水果   干果

行祭:正通唱:序立  击鼓三通  响砲三声  奏大乐  奏小乐   焚香  献茶   执事者各司其事

 主祭者就位   参神鞠躬跪:  一叩首  二叩首   三叩首(共三跪九叩)     副通唱:兴

 正通唱:平身    降神     诣大神龙尊金像前跪   上香    献钱   进爵(初进酒、亚进酒、三进酒)   进馔   进斋仪   俯伏    读祝文(副通跪读祝文)   侑酒   复位    辞神鞠躬跪: 叩首   叩首   三叩首(共三跪九叩)    平身    化钱  焚祝文   礼毕  撤馔 

附祭龙神文一篇:大神龙尊金像前祝曰:伏以,金吾驰禁,玉漏停催;尘隨马去,月逐人来。曲咏霓裳,声声莺燕调玉律;灯开宝辇,枝枝桃李洩春光。火树锒花,万古之人心不夜;龙飞凤舞,千秋之气运常新。庆溢寰区,欢腾士庶。恭维:大龙,神灵之精,水族之长;能降能伸,时隐时见。驾王毌之车,负舜帝之图。乐升平而登云路,欣盛世而跃禹门。或呈祥于帝阙,官因以祀;或献瑞于海隅,圣兆以生。声灵远布,功德无疆。佑我姑田,民康物阜;和谐社会,科技飞腾。人文蔚起,富贵龙翔。丕哉  

 

大龙文化

 

“姑田游大龙” 是一种民间民俗群众性大型活动,活动自始至终充滿着文化气息,它是一种特有的客家文化现象,可以称之为“ 大龙文化”。 它表现在信仰、文艺、音乐、饮食、体育等诸方面,现将以上几方面意义阐述如下:

1、信仰:龙代表天的意志,是大自然神化的意识形态。发为雷电,动成风雨;影响着农业的旱涝丰歉,关系到民生的祸福饥饱。因此,民间畏若神明,虔诚崇拜。为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敬奉龙神。利用本地盛产木材、毛竹、宣纸的优势就地取材,逐步改进制作工艺,发展成一项对龙信仰的全民运动。其次,对龙的信仰还表现为各条龙在本村所信奉的神庙前的旱田内燒龙,颇符合易经乾卦中“见龙在田’’ “飞龙在天”的意象,是“人以食为天”“ 民以农为本”的朴素观念。此外,大龙还存在生育崇拜思想,因为大龙后面还有小龙(龙仔),龙蛋(龙灯)的出现,隐涵着生生不息,代有传人的意思。对于民间产生的这种大龙信仰有其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2 文艺:制作大龙的工艺特殊,也很普遍。除有专门技术的师傅制作龙头龙尾外,但更多的是普通民众,龙腰制作基本是每户自己完成的。扎骨架,裱宣纸是粗俗技术,但绘画龙体,题写裁口则是一门高雅的艺术,更能显示出文化底蕴来。如已丑年元宵节江姓兴秀公,湖贵公合朋出龙,其龙头龙尾分别书写“兴龙徵国瑞,秀谷庆年丰”“ 湖海腾龙起,贵人送福来”,2011年元宵节江姓希舜公,希泗公两房合朋出龙,其龙头龙尾写的是:“舜天悬日丽,泗水衍书香“舜日尧天灯辉不夜,四湖五海龙舞长春” 有的龙腰裁口上还写上赞助单位的嵌名对联,如交通局“ 交织千条玉带,通行万里鹏程”,地税局 “地方发展民生富,税务征収国力強”,为计生部门写“ 计生兴國策,德育振家声”“ 国计家计小康大计,男生女生德育优生”, 宣传电訉写:“信息八方通富路,网联四海赶新潮 为学校写:“蟾宫信步攀高桂,学海扬波搏巨鳌”, 这种应时应景的嵌名联比比皆是,既符合节日气氛,用典亦一语中的。利用大龙为载体,既为国策及部门功能起宣传作用,又为大龙本身提升了文化品位。

 3 音乐:姑田镇历来流行有楚南祁剧(俗称江西调) 、汉剧两种民间戏曲,在上堡、中堡、下堡、厚洋、城兜等村学过戏, 解放前就有: 《慕唐园》,《乐春园》,《新顺彩》等戏班,在本地和到外地演过戏,而各村都有一种叫“伍队的民间音乐组织,即十番音乐队,在游大龙时,由亲友聘请来赠送给“龙头户”闹热的。 一班“ 伍队12人,分前后两场,前场打锣鼓,后场奏音乐。上路演奏时,先用锣鼓“洗马,转板后奏乐跟上,以唢呐、笛子带头,吊规、二胡、三弦、秦琴伴奏。待大龙游完全程后,回到其所赠亲戚家中厅堂摆开奏乐唱戏。祁剧剧目有::“刘备上寿”、“玉连环”、“双罗帕”、“百里奚”、“太公钓鱼”等。汉剧剧目有:“郭子仪上寿”、“金水桥”、“打金枝”、“穆桂英下山”等几十出戏。所奏乐曲大多为客家小调和戏曲牌子如:南词、南词引、瓜子仁、剪剪花、红绣鞋、过江龙、闹五更、双美人、得胜令、凤阳花鼓、关公游城、麻姑晋酒等曲子,欢乐悠扬,吸引听众。有受两班“伍队’’ 的,则互相对台,各班拿出看家本领,欢娱达旦。

4、饮食:从元月十三日开始,四面八方的客人都汇聚来姑田看游龙,元宵节这天的客人特别多,来客不论亲疏陌熟,主人都一视同仁予以接待。这天很难请得到厨师,一般多是家庭中会烹饪的妇女掌勺。有首诗赞扬道:“元宵游乐夜,最累是厨娘。未见花灯样,无缘艳彩妆。山珍和海味,香料拌葱姜。艺好听褒奖,开心辛苦忘。”客家人好客也好吃,喜爱烹调手艺,除每席必备的鸡、蛋、面外,因此也就有了一套约定俗成的客家莱谱,如:酒仁鸡、白斩鸭、荷包兔、珍珠丸、哽心丸、禾鳅雪薯、鳝鱼苦笋、豆腐溪鱼、粉丝鹑蛋、蛏干慈姑、大肠蔬卵、红燒猪蹄、冬笋鼠腊、涮九门头等等,都是本地特产。尤其有独特风味的是所谓灯龙肉” 的一道莱,它 以猪蹄、海参、鲍鱼、火腿、尤鱼、墨鱼、冬笋、香菇、大蒜、豆腐角等为主料,佐以毕拨、陈皮、茴香、玉桂、老酒等香料,用陶罐文武火烹煮而成,美味十足,类似“ 佛跳墙 成为游大龙饮食的传统名莱。另姑田人善蒸老酒,每年冬至前以每罈60巿斤粫米放酒饼一斤左右,酝酿满月后放熟水60巿斤勾兑,过半月后即可饮用,此老酒味道芳香,甜酽适口,陶器密封,越陈越好。大龙宴上美酒佳肴,猜拳行令,加上“ 伍队助兴,趣味更浓。。饮食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必备基本条件,从“茹毛饮血”到“食不厌精,哙不厌细” 。对饮食问题不断探索攺善,提高烹饪厨艺,发展膳食菜谱,创造地方风味,采取有利身体健康的饮食,以达到“福祿寿” 的目的。成为一种饮食文化。而客家人对饮食的考究,对烹饪技术的不断丰富。作为名符其实获得“中国客家美食名城荣誉的连城地区之一,姑田游大龙时的宴席为其添上一道可口的美味佳肴。

5 体育:当人擎起大龙时,从足部到顶鳍有四米多高,重量也有上百斤。擎龙时,眼观前方,双肩负带,腹挎揷袋,两手扶正龙棍,双脚踏开八字步,全身发力,缓缓前行。若遇顶风逆行或龙腰“入角”(呈之字形),则更要功夫,拚尽全力,遍身发劲,往往汗流夾背,是一项很好的健身体育活动。由于每条大龙节数多,每节需要替換人员二至三人,为此参加擎龙的人数多达几百人,成为一种大型的全民体育运动。

6、世界吉尼斯纪录申报成功:2012年元宵节,中堡村华姓出龙348节,加上龙头前面游行的兒童花灯队,鼓首队,十番伍队,一行浩浩荡荡的游龙队伍足有三里多长。观龙的人更是人山人海,喜气洋洋,锣鼓声,鞭砲声,喧天动地,呈显出一派欣欣向荣太平盛世的欢腾景象。远道而来的海内外新闻记者一路跟随大龙,争相拍录最佳镜头。当晚入夜时分,由于气候骤变,龙节脱开躲避雷雨,仅以实拍长度791.5米(约剩208节)获得申报世界吉尼斯纪录成功。有诗为证:“暮笼烟雨驾春风,龙势逶迤阡陌中。引客五洲人蹈海,冲天七彩砲腾空。十番高奏东方韵,百板齐操童子功。记者奇观天下少,姑田民俗每年同。”“图腾万古势称雄,巨制鸿编千米龙。三堡青年争好汉,五洲碧眼睐威风。欢声动地春风涌,鼓乐喧天花雨浓。世界吉尼斯上榜,飞觥醉客庆成功。”

撰稿人:江冠英

地址:连城县姑田镇中堡村国道路290号。





 发表,查看评论() 打印本页 搜索相关信息

 
 
 

About 366208.cn - 本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合作伙伴 - 客户服务

 
 
本网站由连城县姑田门户网维护 Email:master@366208.cn

版权所有:姑田门户网 地址:连城县姑田门口洋路 邮编:366208 闽ICP备080112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