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连城县姑田镇。邓金坤小心翼翼地从收藏夹里取出一张纸,放在记者面前。
这张纸边缘微微泛黄,但中间洁白,有着竹丝的纹理,轻轻摸上去,触感细腻,犹如软玉般温润。
“这是清嘉庆年间的连史纸,距今起码近200年了。”邓金坤介绍,连史纸是连城宣纸的一种,在古代,连城宣纸是全国五大宣纸之一,“百年不褪色、千年不变黄”,曾作为朝廷奏本纸、科举考试用纸、官府榜文用纸。如今,连史纸成为档案保存和史料修复的主要用纸,也是篆刻拓印的上乘用纸。
43岁的邓金坤,是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连城宣纸制作工艺”的传承人,深谙其中价值,在周围造纸厂一家一家倒下后,依然坚守了下来。
一
把连史纸放在透光处观察,看不到纸中纤维,“所看到的是明显的竹帘纹,手感光滑如油,可见纤维细腻程度”,邓金坤告诉记者,连史纸一直享有“纸中丝绸”美誉。
据其编著的《连城宣纸》记载,明嘉靖年间,连城人开始用竹料造纸,其中的连史纸,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从选材、制料,到捞纸、焙纸均严格要求。
“连史纸是"竹丝天然漂白工艺"与高超的"捞纸法"完美结合的产物,代表中国竹纸生产技术最高水平,是明清时代的纸中珍品。”邓金坤自豪地告诉记者,清末鼎盛时期,姑田镇当地有480个纸槽,上万人从事造纸行业。
据介绍,一般纸张的pH值为6以下,酸性纤维多,不利于长期存放,而连史纸的pH值是7.5至8.5之间,属中性偏碱性,利于长期存放;白度变化方面,国家标准的下降值为5%,而连史纸为3.3%,“所以能百年不褪色”。连史纸存放三五年后,色泽更显温润,存放10年以上,其价值更为彰显,“只有懂纸爱纸之人才晓得”。
由此,连史纸成为古籍修复用纸的首选。此外,由于纸薄,吸水性好,拉力强,连史纸极受篆刻家钟爱。就在几天前,一位哈尔滨的篆刻家寄来一个纸样,邓金坤拿出来向记者展示,“你看,纸样才这么点,可见多珍贵。好石头常有,好纸却不常有。有时,篆刻师送徒弟的"大礼",就是一张连史纸”。
二
邓金坤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既是偶然,又是必然。
祖上经营的百年纸号“美玉堂”,传到其父时已历经十代,“家里留存的契约,还记录着每一桩纸槽买卖”。
初中毕业后,邓金坤进入镇上姑电造纸厂,从事销售。当时,姑田镇生产的宣纸以出口日本为主。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来袭,镇上的纸厂受到波及,父亲也决定关闭“美玉堂”。一位日本老客户雪中送炭,拨通了邓金坤的电话。“我做销售时和他有一面之缘,没想到他愿意借我5万元,把纸号办下去。”回忆往昔,邓金坤禁不住感慨。
凭着借来的5万元,“美玉堂”重新开张。然而,邓金坤对技术一窍不通,“只能马上拜师学艺,跟着一个70多岁的老师傅学每一个环节”。
明清以降,连城宣纸的兴盛,得益于山农、料户、槽户、纸商四个环节。一张连史纸从原料到成品,前后历经8个月,“片纸非容易,措手七十二”,说的是前后有72道工序。到邓金坤学艺时,这四个环节已然合一。
在学艺过程中,邓金坤不仅注重实际操作,还善于掌握原理。就连老师傅无法分析的“纸病”,他也能倒推并指出哪个工序出了问题。“其他地方的宣纸捞一下,而姑田纸要多捞几下,这便于纤维的交织和摩擦。水分压干后,质地就更加细腻。”在为记者展示捞纸技艺时,邓玉坤不忘解说个中奥妙。
在他经营下,“美玉堂”渐有起色。2007年9月,“连城宣纸制作工艺”被列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邓金坤成为传人。
三
传承,是一条崎岖的道路,也是一次“孤独”的跋涉。
由于篆刻及古籍修复是小众需求,连史纸销量十分有限。“每个月的收入,基本与成本持平”,邓金坤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厂里一个月工人工资要两万多,加上造纸材料及维护费用,月支出达到六七万元,这是笔不小的负担。
这两年,原材料和工人的工资还在继续攀升,“去年加了两次工资,过完春节,又提了10%”,尽管如此,厂里的造纸工还是逐年流失。
为保住“美玉堂”,邓金坤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微博营销,它使得“美玉堂”知名度渐渐提升;为分解压力,他甚至开起了服装店。
“接下来,我打算借鉴酒业经营理念。”根据邓金坤的设想,“美玉堂”将在10年内,每年存上500到800刀纸(1刀为100张),“10年以后,每刀纸至少卖上一瓶高档白酒的价钱”。这样做的理由,是市面上世纪70年代的连史纸卖到每刀1万元,上世纪80年代的卖到每刀3000元。
设想归设想,现实依然严峻。上世纪90年代,姑田镇尚余6个宣纸厂;2006年,突然倒闭了4家;如今,另一家纸厂转产书画纸,坚守连史纸的仅剩下“美玉堂”。
不能靠一个人的微薄之力来保护这门手艺,邓金坤希望政府“能更加给点力”,当务之急,是尽快把“连城连史纸制作技艺”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次,抢救濒危的技术及实物资料,“对相关传承人、见证人进行寻访,对他们知晓的造纸技术细节进行记录整理”。
此外,他还希望相关部门对传承人进行资金扶持,选拔和培养有志于连史纸事业的年轻人,不断注入新鲜血液,让更多人参与进来。
(责任编辑: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