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纸历来为画家、书法家、历史档案保存的名贵用纸。原产于唐代宣州泾县,纸料纤维长、结构紧、韧性大、细薄色清白,十九世纪末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而闻名于世。
在闽西,几百年来连城宣纸以数量多、质量好而名扬海内外,尤以“金姑田、银莒溪”为最。宣纸传入连城,相传是在1080年的宣州造纸术传入邵武后开始的,明代天启六年(1626年),该县姑田镇元甲村人氏蒋少林在邵武县禾坪乡向当地人学习造纸技术,掌握蒸煮竹丝、天然漂白、打浆方法和造纸、烘干等工艺过程之后,于崇祯二年(1629年),回到家乡,利用当地出产的大量毛竹,加工成青丝,并经多次试验,试制成功天然漂白的手本纸(即漂料纸),该纸厚度适中,拉力强,质地柔软、纤密耐用,白净吸墨,能经受风霜雨打,太阳暴晒,强光照射而不变色,享有“百年不褪色、千年不变黄”的美称。这种漂料纸是宣纸类型中的一种。
宣纸传入姑田后,姑田所在的村庄及其莒溪等乡镇也开始大量生产,从而开创了在连城生产宣纸的历史。随着造纸技术不断提高,宣纸的类型发展到三大类(漂料、熟料、生料纸)、26个品种,而姑田生产的除手本纸、玉版纸、加重珠联纸外,还生产可供朝廷命官向上司或皇帝作奏疏用的奏本纸,用于学习科举考试的京练纸和官府用于写榜文的黄榜纸等,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广东商行黄祥华、朱广菊等人先后在姑田、莒溪设立纸庄,收购土纸,运往广东佛山、香港、澳门等地销售,姑田造纸术声誉大振。清嘉庆二十五年(1802年)姑田生产的中高连纸由广东大埔转销到越南、泰国、缅甸等地,1840年鸦片战争后,除姑田的中高连纸继续销往越南外,玉版纸、漂贡纸还销往菲律宾,手本纸和加重珠连纸畅销国内外市场。民国8-10年(1919-1921年),连城造纸业进入黄金时期,而姑田(包括曲溪、赖源)出现了“煮料开槽者多、出口创汇收入多、纸业致富人员多”的“三多”局面。成为当时全县经济最繁荣的重要乡镇,民国20年(1931年)以后由于国内外战争因素等影响,姑田纸业呈现时盛时衰的趋势。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十分重视纸业生产,不但在资金上大力扶持,而且加强市场管理,纸业生产也趋向机械化,书写纸一般多采用机械生产供应市场,但对于书画作品用纸大多仍然采用手工操作,以保存原来纸质特性。1991年,国家农业部、省计委将姑田宣纸生产列入国家计划生产项目,成立“连城县宣纸基地建设指挥部”,次年将宣纸基地指挥部改成连城县宣纸厂,1993年该厂并入姑田纸厂生产经营。随着机制纸生产发展,手工生产的宣纸日趋减少,成为今后画家、书法家使用的珍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