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8月,连城县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第三批“全国武术之乡”的光荣称号。
武术源远流长,始于宋代,盛于清朝,有近900年历史。历代武馆兴旺。为推动民众习武,清康熙四年(1665年),县令杜士晋曾建有演武亭。据康熙版《连城县志》所载:演武亭,“拱北门外二里,彭坊桥之侧。亭左有听事小亭;有大松树数十株,镇县水口。县令杜建。”可见,当时习武之风甚盛,不但有练武之地,还有切磋武林技艺场所。直到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林田乡还成立梨井保国术研究社,研究武术。数百年来,该县尚武之风世代相传,永不间断,练拳使棍者常年不辍。仅以姑田镇论,乾隆年间,姑田习武蔚然成风,洋地巫姓、丰头邓姓、中堡华姓、万堂蒋姓、溪口童、黄等姓的祠堂或老屋均有90公斤重的大刀以及百斤武石和几十斤重的石锁供习武者练武之用。在老屋或祠堂设立的武馆中,聘请本姓人当师傅,教习武术,所学拳种和套路五花八门,有少林拳、南拳、武当拳、凤阳拳和连城拳等,在器械上有长柄大刀、钩刀、钯头、眉刀、木棍、双刀、铁尺等。习武者拳、刀、棍均需有所见长,平时用以防身,集中起来可抵御盗寇侵扰,保卫地方安宁。更有甚者考取功名,荣宗耀祖。仅明清时期,全县就有武举人144人,武进士8人,特别在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武举人的人数多达44人。仅姑田镇,清代就有华文鹰、蒋国杨、蒋凌云、蒋凌凤4位武举人,此外还有一些造诣较深的拳师,如蒋大崧、蒋次兰、周玉书、华星明、江良应、江象春等人。特别是连城巫家拳创始人巫必达也在此镇中,到民国时期,在当地武坛富有名望的武术大师大有人在,而以华光炎、吴礼应、华春森、罗柏祥等20多人武功更为出色,直至现代仍有拳师黄宗耀、黄湖佳、罗柏权、陈德其、李瑞龙等名扬各地。
武术以独具风格、堪称武林奇葩的“连城拳”为主,流芳百世。该拳曾被誉为本省八大拳种之一,始于北宋,盛于清代顺治年间。它以急促凌厉、舒展大方,富有南北武术所长,不仅具有嵩山少林拳流派的精华,更有南方众家拳法的专长,擅用短劲,以防为主,攻防兼备,独成一格。在湖南、江西和福建的连城、上杭、长汀、龙岩、清流、宁化、永安、三明、明溪、沙县等地广为流传,民国初期还传播到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地,深受国内外武术界同行赞誉。
“连城拳”又称“连城少林拳”或“少林独门拳”,内可分“黄家拳”和“巫家拳”两种。“黄家拳”始于宋朝端拱年间(988—989年),连城南田村(今为隔田村)黄氏第三代子孙黄九四郎借护送县巡检张某回河南故乡之机,在河南开封少室山(即嵩山)少林寺随蔡、董、孙三位僧人学习少林拳法。经数年学成后,于淳化三年(992年)返乡后传授给乡亲父老。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连城拳师黄思焕前往浙东经商,结识宗人黄百家、简宗源及师父黄宗南3人,相互切磋拳术,编创出独特的“南田黄家拳”。清朝中叶,经黄观杰等人在实践中删改后精益求精,使武术套路更加精炼、充实完善。还创建“兴武社”,规定每年农历正月20日在今隔田村举办号称“天川胜会”,进行该拳术全面检阅。“巫家拳”系连城姑田镇洋地村巫必达所创。其祖父巫应寿精通少林拳术,于清雍正年间从宁化石壁迁此。必达自幼习武,精得少林武术,通过勤学苦练,达到武艺娴熟、挥舞自如境界。青年时期,离家云游山川古寺,拜师访友,虚心求教各名家拳师,去粗取精,将福建少林拳多种攻防刚劲手法与内家拳的藏精、蓄气、培神之固本强骨法紧密结合,创编出“洋地巫家拳”。乾隆末年,巫必达到湖南株州、湘潭等地传授拳术。该拳在湖南湘潭、株州、长沙、岳阳等地广为流传至今。
新中国成立后,连城县习武之风更是方兴未艾,至今在客家谚语和俗语中还保存有“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拳打三、脚打七,目珠(眼睛)打十一”、“唔怕(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精”、“功夫莫生事,手艺不误身”等武术、武德之说。不少农村无论农闲或雨天,群聚祠堂或厅堂,聘请拳师教练武术,如隔田村至今仍有70%左右农户学会弄拳舞剑。历届的县体委都十分重视武术的培养训练,各届举办的县运动会都把武术列入常规的竞赛项目,每年还举办一次全县武术汇演和中小学生武术比赛。据初步统计,全县荣获全国武术比赛冠军的有18项,亚军59项,第三名的61项。1998年,该县被省体委授予全省四大“武术后备人才训练基地”称号,为省体工队和大中专院校输送武术人才40多人,全县习武人员达到2万多人。 2000年11月13—15日,国家检查验收团对连城县争创全国“武术之乡”情况进行验收。通过观看图片、资料、展板、现场表演、武术活动录像、城区晨练活动和听取创建活动的工作汇报后,一致称赞“连城县是名副其实的全国武术之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