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县高度重视养殖业污染治理工作,自3月中下旬以来召开县委常委会议、县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会议、各乡镇长和县直部门会议等3次会议,专门研究部署养殖业污染治理工作。提出了养殖业污染治理意见和措施:
连城县通过广播、电视、宣传标语、致农民朋友一封信、村规民约等形式,开展养殖业规划有关禁养区、禁建区规定和污染危害性宣传,做到家喻户晓,发动广大干部群众实行群防群治。要求各乡镇认真制定整治方案,组织包村领导、包村干部开展调查摸底和宣传工作。县里成立养殖业污染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养殖业污染治理工作。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关机构,实行乡镇长行政负责制,指定一名领导具体分管,建立领导包片、干部包村、包场(户)、限期完成任务的工作责任机制。县直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将适时组织联合执法,重点从严从快打击顶风违法违章新建养殖场行为。根据2005年县政府下发了《关于印发连城县养殖业发展布局规划的通知》(连政综[2005]86号)和《关于印发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规划的通知》(连政综[2005]164号)文件提出的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规划具体要求,完善养殖业规划修编工作。对新建、扩建、改建规模养殖场,一律须经县畜牧兽医水产局严格预审把关后,报县环保、国土、林业、发改、城建、畜牧、电力等部门办理有关用地、用电、立项等审批手续。在治理产业上,该县重点抓好生猪规模场治理,着手规划连城白鸭、连城黄兔等特色畜禽养殖布局。在治理区域上,重点抓好禁养区、禁建区、限养区的养殖污染治理,特别是九龙江、汀江流域、国省道沿线、景区周边等重要区域的乡村以及市级养殖业治理重点乡文亨乡的治理。在治理手段上,采取县、乡、村联动,部门配合,综合运用经济、法律、科技和行政手段进行综合治理。对未批先建的养猪场,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乡镇政府牵头,县有关单位配合,依法强制拆除,并暂停安排生猪标准化建设、良种繁育、能繁母猪补贴等扶持政策。对现有已建规模养殖场,符合养殖规划区要求的,必须做到污染达标排放;不符合养殖规划区要求的,由所在乡镇书面通知限期搬迁。各乡镇根据属地管理原则,组织乡村两级干部加强日常的巡查,发现抢建、乱建规模场的苗头,及时组织乡村两级处理。环保部门负责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对已建所有规模场污染治理,落实新、扩、改建规模养殖场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和环保“三同时”制度。畜牧兽医水产部门负责全县养殖场调查摸底,开展养殖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指导,对新建、改建、扩建规模养猪场,严格按照《养殖业规划》等要求作出预审意见。林业、国土资源部门严格执行养猪场用地预审制度,坚决打击规模养猪场的违法占用耕地、林地违章建筑行为。农业部门负责推广沼气建设和“猪一沼一草一果一菜”等立体生态种养模式的推广。城乡规划建设部门配合有关部门和当地政府搬迁或关闭不符合村镇规划布局的畜禽养殖场。电力部门:对未经县政府审批的养殖场,坚决不予批准架设安装电路,同时积极配合有关执法部门,对查处的违规新建养殖场,采取切断电源等措施。监察、效能办负责定期和不定期对各有关部门落实执行整治任务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水利、发改等其它有关部门:负责在职责范围内做好养殖业污染整治工作。同时,县里成立养殖业污染治理专项督查组,自3月24日开始分两组深入乡镇、村和养殖场,采取边宣传、边调查的形式,督查落实治理措施。重点督查各乡镇、村现有养猪场情况;落实养殖业规划情况,特别是禁养区、禁建区养殖场建设情况;对环境污染情况;违法新建、改建、扩建、抢建情况。根据治理活动的安排,督查各乡镇进度情况,并进行全县通报。同时,县监察、县效能办强化督查,对因工作不落实,发生2起以上违法违规新建养猪场,或造成其他负面影响的,按照有关规定追究乡镇领导、干部相关人员责任。属村两委负责人责任不落实的,由所在乡镇党委、政府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