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罗方华
 

姑田人物  加入时间:2014-10-16 16:04:22  留青会馆  点击:
墨润香开——章耀、翁志承、郑雅风、罗方华书画展

  主办单位

  福建美术出版社

  福州 首开中庚?香开新城

  承办单位

  福建亿展投资有限公司

  学术支持

  福建省画院

  浙江画院

  学术主持

  卢为峰

  展览时间

  2014年8月23日到8月27日

  展览地点

  福州画院(福州于山路2号)

  网络展览

  博艺网http://www.boyie.com/



  罗方华,1976年生于福建连城,2001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2013年至2014年为中国美术学院访问学者。现为福建省画院理论研究部副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福建省花鸟画学会副秘书长。

  艺术履历

  全国中青年篆刻家作品展(2003 天津)

  首届潘主兰篆刻奖(2004 福州)

  全国首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2004 郑州)

  第三回中韩书艺家协会交流展(2004 河北)

  福建、日本篆刻交流展(2004 福州/大阪)

  林散之奖-南京书法传媒双年展(2004 南京)

  2005中国杭州首届国际草书艺术邀请展(2005 杭州)

  第一回『闲居逸韵』书画同道九人作品展(2007 海宁/福州)

  情系宁德-中国当代书法名家作品展(2007 宁德)

  永安行-当代书法十人作品展(2007 永安)

  全国青年篆刻家作品邀请展(2008 海宁)

  置换与融通-书家国画、画家书法研究展(2009 福州)

  走进道周故里-全国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2010 漳浦)

  『拓福杯』全国书法名家楹联大展(2010 龙岩)

  古萃今承-《行书技法宝典》作者六人艺术展(2012 北京/杭州/福州)

  第二十五届世界客属大会客家书法十子作品展(2012 三明)

  西园雅集·当代水墨名家双年展(2013 合肥)

  三明学院书法研究所全国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2014 三明)

  旖旎从风--全国书、画、印折扇百家邀请展(2014 杭州)


  罗方华笃志于学,取法乎上,宁根固底,为探书艺奥赜,发其精华,远挹二王、颜鲁公、苏东坡妙绪,近承王觉斯、傅青主、张二水法乳,旁涉汉隶北碑,博采众长、遗貌取神。所作行草遒润温雅,不激不厉,率真自如。偶为巨幛榜书,于恣肆放逸中显沉厚之气,直逼沙邨老人之垒。又嗜写墨兰,以书法之笔入画,寥寥数笔,素心九畹之隽逸劲挺、高雅意韵溢于楮上,每幅图成,时有题跋,皆自出机杼,耐人寻味,迥异时流。因赋俚句,以志钦折:“独向艺林树一旌,眼中诸子数连城。画兰别有心源得,藻韵幽香喜双清。”

  卢为峰 谨识

墨润香开书画展之罗方华参展作品欣赏:



罗方华访谈:

  Y:您是如何与书法结缘的?

  L:我的出生地连城姑田是清代大画家华喦的祖籍地,也是手工宣纸产地,自古以来,便有书画家往来于此。我家隔壁是外贸站,小时候经常与同伴们在外贸站仓库中的宣纸堆里玩耍。 我念小学时便对书法产生了兴趣,一方面是因为这里浓郁的书画研习氛围,另一方面受擅长书法的姐夫及执教美术的罗道煌老师的影响。

  当时的镇长叫华彪,曾经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入选过全国第一届大学生书法展。他是改革开放后最早把优秀的书法传统带回家乡的人。他在任期间,现今活跃在省内书坛的池磊、陈新声也供职于镇政府。那时候没有互联网,更没有微博微信,镇里的宣教主要靠毛笔书写宣传栏及大字报。今天看来,这是一个非常繁琐的工作,而在当时是善书者展示才艺,享受书写快感的美差。不但池、陈二位当仁不让,就连华镇长也经常到宣教室挥毫。我上学的路上,隔几步就有一张红色大字报。记得当时的标语有庆祝节日的,也有宣传计生或致富门径的。标语由三位以奇正相生、潇洒自如的书法书写,别有一番风味。一路的大字报,在我眼中就是一个生动的的书法展。1989年,镇里举办了闽西“双龙杯”书画展,那是我第一次有机会看到大量来自龙岩地区书画家的精品。

  Y:在您的学艺之路上,哪些人对你产生比较重要的影响?

  L:初二上学期,我大哥觉得我愚钝,又不爱学习,怕我不能升学,前程黯淡,硬是把我送到连城一中寄读。我当时住的小房间,旁边都是电子材料,在黑暗的角落,辟一小桌,作业与习字习画都在这里完成。有一次,我哥战友,现供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画家林维来访。他看我用从宣纸厂捡来的纸边作的书画,觉得我是学书画的材料,建议我今后报考浙江美术学院书法专业。

  连城一中将文化学习放在首位,我当时感觉特别压抑,半年后又回到姑田中学上学。这时,我遇到了吴东升老师。吴老师的画室在我班教室隔壁,课余课间,我自然是这里的常客。吴老师擅长花鸟,画风质朴豪放。他认为当时南方花鸟画画风细腻、色彩明丽,而他更推重深沉大气的画作。老师经常引导我阅读齐白石、潘天寿、李苦禅等前辈画册及其师马夑元先生画作。马先生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浙江美院花鸟科的毕业生,潘天寿、吴茀之的高足。曾受吴老师母校集美师专美术系之邀执教花鸟画。吴老师喜欢马先生的课,先生也喜欢他。课程结束后他们便失去联系。吴老师怀念马先生,当时便和我说,一定要找到先生,带我一起去见他。今年初,我在中国美院图书馆看到了马先生画册,第一时间告知吴老师,并用微信发去先生新作。有了消息,吴老师很高兴,划算着再会老先生的日子。

  读初三时,经吴老师介绍,我认识了池磊老师。池老师以新诗名世,身材俊伟,书法纵逸。他诗逸字狂人也豪放,人称”池颠”,对待艺术,却恪守中道,见不得投机取巧、虚浮俗媚。记得第一次拜见池老师,他不谈字,只谈怎么做一个本份而勤奋的艺人。

  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出生在一个古风浓厚的小镇,能够遇上这些师长,让我这个乡村少年在浓郁而宽松的艺术氛围中快乐成长,我非常感激他们。

  Y:您初中毕业以后去向如何,还坚持学书画吗?

  L:初中毕业后,我就读于龙岩侨中美术班。班主任章城伍老师是我省知名的花鸟画家,宋省予先生再传弟子,他于历代花鸟画经典多有涉猎,功底深厚、风格独具、教学经验丰富。所以那时我班同学的国画学习热情很高。我有一张临罗聘的墨兰图曾被章老师悬挂于黑板右侧,称气息好,有书写意味,可以算" 文人画"。他还说,如果有更好的,就替代此画。后来,这张画一直挂到期末。

  髙一时首次拜访章老师,遇见了我仰慕已久的在八闽艺坛声望崇高的赖彬文老师。那天我正好带了两张字,一张“琴韵书声”,一张临朱复戡草书,他表扬我的字有书卷气,但不必临朱前辈的字,打基础阶段要取法乎上。我与赖老师的师生缘份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之后每到周末,我经常带上自己的习作向赖老师请教,他都会仔细地进行点评,但更多时候是对我进行书法审美的引导。随后,我会在老师书房看书,他会不时地向我提些问题,让我对古今一些作品的艺术格调和水准进行评价。老师也会推荐他欣赏的古今书家及作品给我分享。在审美认知上引导我,注重审美趣味的提升,而不是简单的技法传授,这是赖老师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方面。

  Y:您认为当下的艺术教育存在什么弊端呢?

  L:现在的艺术基础教育侧重技巧,注重动手能力训练,相对忽略艺术情感培养、审美启蒙及艺术直觉的发现。我在中学的时候就敢于质疑权威,批判一些名不副实的名家及假丑恶的艺术圈怪状。因此,我觉得我们现在的艺术教育,其实低估了中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把少儿艺术爱好者当作知识与技巧的被动接受者,而不是一个有思辨能力及审美自觉的人。学艺术的人还要懂得自我教育,我学书画全凭兴趣,找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主动亲近德艺双馨的师长,珍惜有限的艺术学习资源。而不是被动的让家长提供好的学习条件、找好老师。

  Y:当短期欲望与长期理想发生冲突时,你如何平衡呢?

  L:这个时代为艺术家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同时也对艺术家提出了挑战,其中包括对名利诱惑的考验。我觉得一个艺术家是要有长远理想的,其宗旨还是要以追求艺术的最高境界为目的。但是人不可能完全独立于社会之外。面对现实环境,我觉得作为一名艺术家要能够看清楚自己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同时对体制有独立的理解,既不使自己过于被动,也不沉溺其中,不影响自己健康自在的生活步伐。

  Y:您刚才提到艺术家不要太被动,但是如果艺术家太内敛了,没有通过适当的途径来传播自己的艺术,会不会被边缘了呢,你如何看待?

  L:我倒认为在现今这个盛产名利的“大好时代”,除非个性上特别的孤僻或者是艺术曲高和寡,一般情况下,当代的优秀艺术家还真不容易被埋没。有的时候,一位艺术家往往是让自己处于边缘,保持一种比较安静和相对理性的状态,从而使自己的艺术成长更加稳健。

  Y: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艺术家的成长主要取决于自身,而非外部环境的好坏?

  L:在当代,艺术家不怕不出名或是晚出名,恰恰是这样的环境让很多艺术家过早的成名,过早的获得了所谓的“成功”,这种成功好比拔苗助长,使从艺者的方向感过早的发生了转变,脱离甚至改变了他做艺术的初衷。

  Y:您认为当代书法家应具备怎样的艺术修养?

  L:我觉得当代书法家应该要具备相关传统文化素养,长期不懈地临习、鉴赏古书画,阅读艺术文献,以审美为主导,以理论结合实践,全面感受艺术传统。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审美取向,找到自己的创作方向,既能博也能专,这是我认为比较理想的一个状态。我自觉在很多方面存在不足,尤其学养单薄,今后还需努力。

  书法在古代是精英的艺术,欣赏书法需要具有一定的传统文化素养,这恰恰是书法的高贵性所在。也正是在解读上的难度,使得大众对书法的理解和认知可能会有一定的距离,因而产生“好字不如烂画”的现象。这对书法家生存处境增加了压力。但也正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书法家可以安静下来,把书法的品质做上去,以作品本身的魅力感动人。近十年来,我极少参加竞技型的展赛,我内心抵触这种竞技的状态。获奖、入展可以赢得大众的掌声,但我更在意行家知己的赏音。

  Y:除了书画,您还有涉猎其他艺术门类吗?

  L:相对而言,我在艺术的涉猎上会宽泛一点,除书画篆刻,我对诗文也有一定的兴趣,包括其他的一些姊妹艺术。从生活状态看,我在画院从事理论研究和书画创作,同时也担任了院刊的编辑。但这些工作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任务,而是作为我艺术生活的组成部分。

  Y:您如何定位自己呢?

  L:就从我个人的情况来看,虽然不少人似乎更看重我的画,但我更愿意做一位书家,要做名副其实的好书家还真不容易。





 发表,查看评论() 打印本页 搜索相关信息

 
 
 

About 366208.cn - 本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合作伙伴 - 客户服务

 
 
本网站由连城县姑田门户网维护 Email:master@366208.cn

版权所有:姑田门户网 地址:连城县姑田门口洋路 邮编:366208 闽ICP备080112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