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土壤
(一) 成因
姑田镇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多由侵入岩,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酸性岩)构成。母岩的山地自然土壤成土母质的来源,花岗岩便成了姑田山地自然土壤成土母质的母岩。岩石在生物、气候、水文等自然成土因素的作用下,风化成糖粒状砂土,形成多种不同属性的自然土壤。姑田的自然土壤主要有红壤、黄红壤和黄壤。
姑田的地貌类型有中山、低山、丘陵和河谷盆地。随着海拔的升高,生物和气候条件随着变化,土壤成明显的垂直地带分布。一般海拔300~800米之间为山地红壤,海拔800~1000米之间为山地黄红壤,海拔1000~1400米之间为山地黄壤,海拔1400米以上为山地草甸土。
红壤 广泛分布于低山、丘陵地区。植被以马尾松占优势,局部地方伴生毛竹、木荷等树种,其次为乌饭、芒箕骨等。适宜发展木本油料等经济林和用材林树种。
黄壤 主要分布在中山山坡地。植被为常绿阔叶林、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毛竹林等。适宜营造商品用材林。
成土母岩经受长期风化而形成的风化物,由于外力作用和水流的侵蚀不同,形成残积物、坡积物、洪积物和冲积物等多种成土母质,所形成土壤的土层发育深厚不一,理化性状也不同。
(二) 耕作土壤
姑田镇的耕作土壤主要为水稻
水稻土分类表
表9
土类 |
亚类 |
土属 |
土 种 |
水
稻
土 |
渗
育
型 |
黄泥田 |
黄泥田、乌黄泥田、灰黄泥田、灰黄泥沙田、黄泥沙田 |
白土田 |
白鳝泥田、白底田 |
沙质田 |
沙层田、黄沙田 |
潴
育
型 |
乌泥田 |
乌泥田、黄底乌泥田、青底乌泥田、沙底乌泥田 |
灰泥田 |
灰泥田、青底灰泥田、黄底灰泥田、沙底灰泥田、灰沙泥田 |
潮沙田 |
乌沙田、灰沙田、沙田、潮沙田 |
潜
育
型 |
青泥田 |
青泥田 |
冷烂田 |
冷水田、锈水田、浅脚烂泥田、深脚烂泥田 |
全镇耕地以灰泥田、黄泥田两个土属分布最广、面积最大。
随着地形变化,水文条件及农业生产的差异,土壤呈区域性分布。
1、河谷盆地区
主要由姑田溪两岸而形成的小冲积平原。耕地分布不超过海拔500米。溪流两岸自河床到山脚,土壤总的分布趋势是:潮沙田→灰沙泥田→青底灰泥田→灰泥田→乌泥田→黄底乌泥田→黄泥田。谷盆小地形高处向低处依次分布:黄底灰泥田→乌泥田→灰泥田→青底灰泥田。
2、低山丘陵区
地形起伏,土壤分布受地形制约。土壤分布以村庄由近到远,由低到高依次为:乌黄泥田→黄底灰泥田→灰黄泥田→黄泥田。
山谷垅地一般下水位较高,分布在这些地形部位的耕地,多为潜育型水稻土。自垅口向垅顶,依次分布着青底灰泥田→青泥田→冷、锈水田或烂泥田→黄泥沙田。山垅向梯田过渡或山坡与平洋田衔接拐弯处,由于受地下渗水漂洗,常出现白底田和白鳝泥田。
二、土地资源
全镇土地总面积325.21平方公里,林业面积454388万亩,占土地总面积93.1%;耕地面积1.95万亩,占土地总面积4%;其他(房屋、道路、空地、河溪等)1.39万亩,占2.9%。
土地资源的特点:山地多,耕地少,水面更少。
姑田镇耕地类型面积情况表
表11 单位:亩
项目 |
水田 |
旱地 |
总计 |
平洋田 |
溪边田 |
山垄田 |
梯田 |
面积 |
4510 |
650 |
5568 |
8541 |
308 |
19577 |
% |
23.04 |
3.32 |
28.44 |
43.62 |
1.58 |
|
姑田镇耕地海拔高度、旱涝情况表
表12 单位:亩
项目 |
不同海拔高度(米) |
旱涝情况 |
复 种
指数
% |
440/550 |
501/800 |
801以上 |
旱涝保收 |
易旱 |
望天田 |
面积 |
13301 |
3942 |
2332 |
17165 |
1211 |
1201 |
158.8 |
姑田耕地资源有限,后备耕地缺乏。光热条件适宜,水源充足,能垦用的宜农荒山荒地较少,且多分布在劳力紧缺的山内各村。1979年,全镇总人口17059人,实有耕地19720亩,人均1.15亩;1995年全镇人口20988人,实有耕地面积1.96万亩,人均0.93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