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连城宣纸”的商贸活动
 

申遗进展  加入时间:2009-6-4 9:40:42  连城宣纸史 姑田门户网 作者:邓金坤  点击:

  第一节:旧时宣纸的包装与运输

 

 (一)、宣纸包装

 

  旧时把宣纸剪成或切成一定大小规格后用纸篓包装,如宣纸每件包10刀,每刀100张,合90斤;大连纸每件15刀,每刀85张,合90斤;粉连纸每件5刀,每刀200张,合62.5斤;连史纸每件包10刀,每刀100张,合26斤。先用油纸或蜡纸把宣纸包装一下,再放入竹篾编成的纸篓中,纸篓内周边塞放竹箬(做粽子用的竹叶),用笋壳包其四角,这样可以很好地防止潮湿和运输过程的损坏。据说纸篓在码头上装卸时不慎掉进水里,捞起后里面的宣纸还不会浸水。


 
在纸乡姑田、曲溪一带做竹篓包装宣纸的都是文亨雷鸣地人,他们世代精于此活,不过20世纪80年代以后,大家用纸箱和塑料袋同时包装宣纸了。

 (二)、宣纸运输


 
康熙《连城县志》疆域篇记载,自县治至布政司一千七十五里,达江南三千八十里,达北京五千九百四里。水路:姑田里路经秋家岚五十里至小陶、乘舟一百二十里至永安、抵延平,下通福州、上达北京;自县南六十里至朋口,乘舟下上杭,抵潮、广。连城纸区地处三江源境内,在陆路交通不发达的时期,外运主要靠的是水运。首先用肩挑和独轮车送到各水运渡口,用小木船运到大船转运处,改用二三十吨的大船运到出海口的大码头。小木船形状狭长,两头尖,平底,篙、帆、绮俱备,适用于山区河流航行,结构简单,驾驶灵活,只要一人撑篙运行,可载重1.5~2吨。纸区被高山峻岭所阻隔,交通十分不便,要想到水运渡口还得翻山越岭,走的是羊肠小道,足见旧社会工人之辛苦,体力劳动之沉重。首先用肩挑,挑工用扁担,打杵凭人力挑上若干斤(一般在100~200斤不等),新手挑工挑2担纸,老手挑工挑3担纸,挑至上船地点,然后转运它处。二是挑到其他的纸行交货。纸区宣纸外运水路渡口有三:


 
1)、万安渡口:属龙岩管辖,是九龙江上游第一个渡口,流经漳平、华安至漳州石码,途中在华安换大船,到厦门、泉州出口的宣纸就是从漳州分流出去的。姑田至万安溪口有110里,经元甲、賴源上村、石槽甲、竹贯、梅村到万安(旧称溪口),用三天时间走一来回。回来又挑回其它物资。中途都在竹贯过夜。这一去一回220里路,过去叫走溪口


 
2)、小陶渡口:属永安辖区内,是闽江支流源头上的第一个航运渡口,经永安、三明、南平至福州,在南平转换大木船(小陶的小木船只能装载40担纸约4000斤),到达福州南台码头,纸行主要设在上杭路和下杭路。姑田经新亭口湖口下小陶全程50里。挑纸工从早上5点开始赶路,中午可到小陶,缷货后再挑上其它货物回来,当日可回到姑田。此路是最热闹、最繁忙的商贸之路,被称为走小陶

3)、朋口渡口:此处民船曾发展到70多艘,由朋口配船经矶头、上杭、峰市、茶阳航线至潮安集中。各站设有过驳栈,专门代各纸号转运,力求转驳迅速、及时。清嘉庆《大埔县志》记载:石上埠附近汀水棉花滩一段河道,礁多流急来自粤东各处贸易行舟至此过山。民国版《上杭县志》载:赣南闽西百货至此,必起岸入行,转雇肩挑过山十里,由广东石上、改轻舟、经大埔潮汕而出海


 
由朋口至潮安航线礁多、滩多,从上杭至峰市120里就有120个险滩,经常发生船祸,不是船底入水便是船破沉没,使纸商损失每年约三万至六万元。曲溪乡造纸师傅73岁的陈炳和是广东澄海县城关人,曾多次回家探亲,走的就是这条路,名为商路,实是一条危险之路。过去有许多商人因货物在险滩中翻船而破产。民国24年(1934年)后福建至广东梅州公路开通,宣纸改用汽车运到梅县松口下船。从松口至潮州要走一天,回来逆流而上用汽轮拖着木船得用二天时间。姑田至朋口有100里,经曲溪、李屋、席湖营到朋口,挑纸往返要三天,中途在席湖营住宿。民国24年开通了永(安)连(城)公路,从此这条道改用独轮车来推了,干这活的是文亨席湖营人,他们一来就是几十辆车,上坡时互相帮助,前面一人拉车,后面一人推车,保持身体平衡,吱吱呀呀,沿路前进。每辆车推纸三担约二百八十斤,一天可走50里路。


 
除此之外,纸区所用的竹丝、石灰等都是由山区四面八方的料户挑到槽户中,这里许多山区是石砌路,雨天也能行走,称为大路,小路则是非石砌路。在这些古道上每隔三五里就建有路亭,供路人乘凉或避雨,得益最多的是日夜兼程的挑担工。这些亭子都是座西向东,为附近地带村里人所建。每个亭子都有亭名雅号,柱子上题写地方文人的对联,不管你走到哪个山村,歇足之余都能感受到文化的存在熏陶。


 
直到民国24年(1934年)后,连汀龙公路和永连公路通车,大部分的宣纸和物资用卡车运输了。但在山区仍无公路,原料和物资还是用肩挑。笔者曾记得幼时亲眼所见一二十人的挑担队伍。现在的运输同过去相比,可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二节    走出大山,闯荡四方

 

  清代闽西地区包括汀州府属各县和龙岩直隶州属三县,大都居住客家人。闽西以山多田少而著称。《闽都疏》称:闽西诸郡人皆食山自足。明代以前这里是福建社会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交通闭塞,山民过着相对封闭的生活。不过明末清初随着闽西农作物和手工业商品的发展,这就势必冲垮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临汀汇考》载:先时徽贾买山,连伐数千捆运人瓜步。明代徽州商人就到闽西来贩运木材了。


 
乾隆《连城县志》记:行货商,居货贾,熙来攘往,天下胥然,连之民岂能株守一隅哉?从乡生计,虽逊从前,然纸贩木商,浮梁买茶者犹是,游武夷,入百粤,而赣旅尤多。《龙岩县志》载:本邑行商几遍全国,清乾嘉以来,凡商于大河南北者,均有会馆之建筑与设备。清代闽西几乎县县都出商人,但其中以永定、上杭、龙岩、连城、长汀等县为多。闽西山区除有丰富的竹木资源外,还大力种植烟草,蓝靛等经济作物,丰富了山区农产品的资源。永定、龙岩大面积种植烟草,并行销大江南北,所在之处皆有龙岩人的烟铺,在北京的烟商还创建了龙岩会馆。上杭县以种蓝、销蓝而闻名东南地区,在清代中期,上杭商人几乎垄断了全国的靛业贸易,并在江西、浙江、广东、上海、佛山、汉口等地建立上杭会馆。经营纸业则以连城、长汀为最具规模,并行销湖广、四川、杭州、广州、香港、潮州及东南亚南洋地区。闽西手工业产品中销路最广的莫过于纸,曾在福州、厦门、潮州、漳州、香港等地创建连城会馆和汀州会馆。


 
由于贩卖本地物资有丰厚的回报,许多善于经营的商人活跃在商品流通市场上,在福建商帮队伍中多了一支劲旅,可与泉州、漳州、福州商人并驾齐驱。他们凭着客家人吃苦耐劳的精神,闯荡商界,活跃在海内外,为繁荣闽西山区商品经济,推动闽西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很大的贡献。


 
闽西各县地处群山环抱之中,交通非常不便。但是由于处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处,通往境外有三江流域的水路及陆路,出省贸易成了闽西商帮必然趋势。随着闽西手工业产品的不断发展,与外界的交流就更频繁了,这里的山民不仅耕读为本,还外辄工商,从明清以来连城纸业商人随着闽西商帮开辟了许多商贸之路。


  1
、韩江流域。沿着韩江的源头,顺流而下,经上杭、永定、广东大埔后,抵潮州。民国年间这条流域船舶之多有上河三千,下河八百之说。潮汕地区因此成为闽西诸县及江西的货物集散地,是经济繁荣、万商云集的大商埠。成就潮州的不仅是地理环境的优势,还有人文环境的特点。清代时期,潮汕有几十万人到东南亚国家谋生,在越南就有十多万侨民,这些侨民中有许多人又回到潮汕经商,贸易往来。连城纸商利用潮汕商埠开设了纸行,有一二十家,转销到东南亚许多国家,其中以销往越南的数量最多。如连城姑田的义隆号、洪春号、元茂号等纸庄曾在潮汕、越南等地设立纸行,并加入在潮州的汀龙会馆,在佛山则有长汀与连城纸商共建的莲峰会馆,足见潮州是连城纸商出入的重要门户。


 
据说,当时潮安设有七家纸行专门代连城各纸号卖纸,这七家中有一部份是连城人开设的。纸行之间竞争较为激烈。潮安大逢源纸行掌柜林佳明的经营方式有过人之处,他精通纸业知识,识别力极强,只要将纸摊开,即能侃侃而谈分析纸质的优劣,对信息行情也了如指掌,因此每次提出的售价都能获得买卖双方的肯定。


  2
、九龙江流域。自明隆庆年间起福建漳州府海澄开港准贩东西二洋。从那以后就有西班牙、吕宋人到漳州贸易往来,购买生丝和土特产品。而厦门自鸦片战争后开放海口,成为东西洋进出口货物集散地。所以漳厦一度成为东南亚进出口贸易的重要港口。连城纸商利用九龙江水运优势,在龙岩万安下船,经华安至漳州石码、海澄码头,在厦门、漳州开设纸行,并建立了连城会馆。闽西食盐原来是潮州供应的,但在清末后福建惠安盐田产盐的品质高于潮州,后来九龙江成为闽西食盐供应的主要通道。


  3
、吴越京津。闽西通往吴越商道有二条,一是由闽江顺流而下,到南平转浦城至浙江江山、衢州后,沿钱塘江而下抵杭州、上海、乍浦、苏州等地贸易;二是由水路经永安、南平至福州后,转大商船运到上海、杭州、苏州、天津、北京等地。清康熙版《连城县志》载:谢超,事诸兄以友闻,初艰嗣,商于潮,潮有负官者……又商于吴,时告缚不下千余,超取券焚之,卒不所责。特别是康乾盛世时期,江南有着独步海内的刻书印书业,笺纸加工业,却纸张匮乏,需从福建等地运输入大量各种纸张。三藩之一耿藩作乱时,江南纸价骤长,平定后纸价渐平。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在苏州经营纸业的汀州府商人曾建立了汀州会馆。


  4
、江右汉口。向西过闽赣交界的武夷山脉入赣南,利用赣江之便水陆联通,可北上湖广至四川。康熙《连城县志》记:即如产纸也,海忽不航,纸售外洋获大利,售于江右仅值耳。汉口自宋代以来是中国四大印刷基地之一,可见用纸量之巨。立足汉口,贸易长江上下游的许多城市,把连城纸张贩往汉口的大都是赣州一带的商人,在当时的情况下,只有他们才了解汉口的纸业行情。到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后,连城纸区的大部分纸张开始销广东及海外。

 

  第三节 经济繁荣,富甲一方

 

  随着姑田、曲溪、莒溪的纸业发展,纸区对外的交流不断加强了,许多纸商到潮州、汕头、漳州、福州、香港、越南西贡开设纸行或往来经商,特别是走广东成为当时的一种时尚。清末以后广州最多西方商人光顾此地,而潮汕地区则是南洋国家商人光顾最多的商埠。这些纸商除了经营宣纸外还经营当地的木材、笋干、香菇等土特产。由于地域交通的原因,潮州成了闽西物产最大的交易市场,同时纸商们把潮州瓷器、沿海的海产、进口的煤油、肥皂等日用品贩运回到山区并分销各地。据说,当时的钱庄票号业务还不通时,纸商把银元放在煤油桶里挑运回来,这样可防止盗贼。


 
由于纸业发达,大量的白银输入姑田,姑田一度成为闽西北商贾云集的物货集散地。这里有来自苏浙、粤东、上海地区的商人,他们把宣纸和土特产贩运到北京、天津、武汉、广州和海外。这时纸乡人无暇种田了,大米主要来自邻县清流,老酒靠永安和宁化商人提供,其他服务性的手艺活来自县城和长汀。自从乾隆年间以来,每逢农历每月五、十日为圩期,逢五为小圩,逢十为大圩,一月六圩。圩天时,永安县小陶、龙岩县万安、梅村、竹贯、清流县以及连城县城关、李屋、赖源、曲溪一带村民及商贩,都纷纷进入市场交易。赶圩的人数多达五、六千人,人来人往,川流不息,从早上八时起至午后三、四点,长达七八个小时,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到民国时期商贸活动已相当有规模了,埠外的商品有棉纱、布匹、煤油、香料、糖盐、肥皂、药材、五金、瓷器、海产等,络绎不绝地倾入姑田。纸业的繁荣给当地百姓带来了实惠,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京果海味、布匹绸缎、日用杂货、点心糕饼、酒家饮食(以潮汕风味为主)等各行各业的铺面,也随之蓬勃兴起。


 
1)、纸业商号


 
清末民初是连城漂料纸鼎盛时期,纸槽由原来的二百槽猛增到四百槽,年产量由原有二万担增至四万担,纸号崛起,犹如雨后春笋,竟达五十多家,其中最有名的有姑田上堡的洪春号、中堡广泰号、下堡吉兴号三家。洪春号由六股合资经营,每年每股可分纯利白银一千两,折合光洋一千四百元,名噪一时,人们称该号是一颗摇钱树。后来又有旗鼓相当、实力雄厚的新纸号出现,如南美庄、荫昌号、永和祥、义盛祥、元茂、义隆、肇春号。至20世纪40年代后姑田又有一批新的纸号出现,如振东号、振春号、集祥记、裕源、谦吉、集昌庄、春和成、蒋三益、明茂、恒升、周兴祥、玉华庄、李步苏、蒋述先、建国庄、建兴庄、建贞庄、建祥庄、建华庄等纸号。这个时期较为有名的宣纸商标有双龙双鹤”“飞凤声振全球虎牌福爵禄爵丝球金鼎美玉堂风行环球等。据说新中国成立后姑田的宣纸由纸业联营所集中销售,因此没有在宣纸上盖解放前过去所用的商标,宣纸成批运到香港后,发现无原来的商标,被全部退货。后来只好裁去盖有纸业联营所的印字,重新盖上风行全球等老商标出口香港。由此既可见当时商业活动讲究诚信的程度,也说明姑田宣纸品牌的知名度。

 

  过去曲溪、赖源的手工纸几乎是由姑田纸号收购的,收购之时各自带上纸号的商标、等级、品名印章到纸槽户中确认纸质数量,并分为甲超、乙超、甲特、乙特、丙超、丙特三等六级。这种活动叫开印。宣纸出售外运时应缴纳10%左右的纸捐,完税后在纸篓上帖印花税票,这样运到渡口方可下船。这一天纸槽户得一定好好款待纸号老板。至今还有部分纸庄印号被收藏。


 
2)、其他商号


 
七大酒家:上堡牛栏桥的庆丰号、裕茂号、兆丰号;中堡街路的聚昌号、泰兴号、宜昌号;下堡坎兜街的洪茂号等。


 
百货布匹:主要集中在中堡老街,较大字号有:吉成号、广隆昌号、荫昌号、茂昌号,经营潮汕布匹、绫罗绸缎、日用百货等。还有许多客栈、药铺、面馆、医科、米行、肉行,在此未作详列。


 
清末民初,随着商业往来的日益频繁,业务量不断增大,货币结算运送银钱的麻烦多起来了,于是姑田的永吉昌、南美庄、荫昌号、茂昌等商号,首先利用钱庄的汇票,如上海(申票)、潮州(潮票)、福州票,邑票等。当地人称这种汇兑手段为飞钱。莒溪的纸商义生庄、裕生源、福利行、大安庄、益美庄等都是利用汇兑票完成银钱的往来,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汇票对纸业和土产的贸易起了很大的帮助作用。民国时期,连城大商号新顺亨可以兑换许多汇票了。那时抽取的佣金为5%,汇往香港及国外的银钱,抽取佣金20%


 
据说,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姑田有一纸商拍电报给厦门商号负责人购买食盐,但是去拍电报的伙计把20吨写成了200吨,因此多发了180吨食盐过来。因战争的频繁,山区与外界的交通变得困难了,以至物价飞涨,这些食盐以一个银元二斤的价格卖出,主人因此发了大财。连城县在民国22年(1933年)就创办了电报局,采用莫尔斯发明的原始发报机,用纸条符号传达信息,曾为纸区的业务联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第四节:闽西手工纸业与潮州纸行

 

  据嘉靖《汀洲府志》载:下通河边,盐铁蓝靛杂货,于此贸易。在郡城南门外的店头市和五通庙前市,有四方货辏集于此。汀州每年要举行一些有特色的周期性大型贸易集会。汀州东南五十里有个羊角庵,每年正月二十日,四方商旅各以物货集于庵前,与乡人贸易,至二十二日始退。在连城县市,每岁四月八日为连城会,先期三月下旬,直隶江浙闽广各处客商,俱 土货于县前,至四月朔日,各以财货互相贸易,十日而退。归化县、清流县也都有如此的大型贸易会。因此汀州府成为闽粤赣边经济区域的贸易中心。


 
清朝开了海禁之后,潮洲府城成了闽粤赣边经济区域的贸易中心城市。据乾隆《潮洲府志》记载:粤东城之大,除省会(广州)外,潮郡为大。城内和近郊不务农业的居民达十万户。汕头原称沙汕头。在康熙末年,这里已有商船停泊贸易。到嘉庆年间,汕头成为商船停泊总汇,以梅溪为航道,与潮洲上下相通,因此成为闽粤赣边经济区域对外开放的门户。潮洲因其优越的地理环境成为了闽西手工纸的集散地。


 
潮州的纸张主要来源于福建长汀、连城、上杭、永定、武平、龙岩一带。纸行分为福纸行和篓纸行。福纸亦称草纸,篓纸是因用竹篓包装而得名。随着社会的发展,纸张销量逐步增长,在潮洲市场它可与银庄、首饰、绸布、粮食等行当并驾齐驱。
 
福纸类大部分是武平生产的包半、溪黄、加长;上杭出产的龙下、蚊香、溪黄、足百;永定出产的节包;还有南雄出产的东庄纸等。篓纸类是长汀出产的玉扣、山贝;连城出产的长行、玉扣、和士、上信,姑田出产的大连、中连、粉连、玉版、京庄、手本,莒溪出产的山贝;龙岩出产的重贡、贡川、长连、药水纸;上杭古田出产的毛边纸等。据说纸业销售最旺盛时,每年运进篓纸五千担以上,福纸达三百万块以上。


 
在潮洲纸张销售种类里高连(包括大连、中连)主要出口安南(即今越南)、老挝、柬埔寨;玉扣纸运销香港;粉连纸加工截成卷烟纸,玉扣、重贡、贡川、京庄加工制成中式账簿及拟稿纸、学生用纸,用节包、龙下纸加工成南金纸,销往新加坡、槟榔屿和南洋群岛一带。加工出口的货件由汕头代理商前来洽购,每年数量可观,创下了不少外汇。龙下纸加工成北金纸销往天津、华北一带,每年内销价值约三百万元之巨。汀纸用于加工染色纸和迷信品和腊花纸。包半纸用于包装外还加工成引火煤介物纸煤。以上各类纸张除出口外,外地区及本地区各县都到潮洲来批发。


 
潮洲的纸行以代客买卖的形式赚取佣金为手段,纸行专门批发,纸铺做零售生意。行栈主要分布在东门街、下水门街、钱巷、西巷、东堤、东门城边一带,一般要靠近水道,以便货物起卸。这些纸行可分为独资经营和合资经营两类,独资经营的有客帮也有潮帮,客帮主要由自己运来纸张,潮帮除代客买卖外有的还派人到闽西山区设立纸庄收购各种纸张。


  1912―1930
年间,潮州市场中有篓纸行八家,福纸行十家。篓纸行有成顺、瑞和、连安、荣丰、连兴昌、乾和、长安等。福纸行有荣兴泰、亿丰、德裕丰、春成、泰成、德裕增记、德祥、和昌、捷兴先记、广福成等。较为知名的客商有傅宝卿、李春楼、黄朝东、黄祖圣、周仰云、陈龙冈、张杏瑶。其中周仰云、陈龙冈是连城文亨人。据老行尊说:纸行的资本大概一万元左右,大纸行代客买卖销售额每年约值四十万,收取佣金有二万元,占总额的5%


  1934―1945年间,日寇侵犯潮汕,汕头和潮州沦陷,商贸歇业,百姓逃亡。纸行转移到大埔茶阳和永定高坡两地。潮州帮在大埔茶阳的纸行有兴潮、万安和祥、兴安、广捷生、潮发、源丰和当地的饶兴记等。这个时期出口或销香港的纸张由大埔运至梅县转广州到香港。


  1945―1949
年间,从抗日战争胜利后,纸行业又从大埔茶阳、永定高坡纷纷迁到潮洲,新开业的纸行有三十二家,其中篓纸行有大逢源、万安和祥、连兴昌、南隆、吴南兴、长安、广安昌、源丰、光兴等九家;福纸行有裕隆、义源、元吉昌、泰昌和、裕发、利丰力成、祥兴合、广亨昌、利记、光兴昌、荣兴泰、许安昌、胜兴、刘益记、就记、裕丰、怡成昌、茂生、英昌、南通、泰顺、连丰、泰成等二十三家。从闽西到潮洲的知名纸客有刘靖候、黄绍忠、陈焕庭、谢赞乾、罗盛元、黄滢波、郑慕程、吴寿延、康晓峰、黄广熊、邓健民、李鸿楷等人,其中谢赞乾、罗盛元、邓健民是连城姑田人。较有名的潮商有童梅荪、郑耀初、谢芳正、林佳明、许克初、李侠生、叶鑫芝、舒惠钦、黄名藩、洪疏九等人。新中国成立后,纸行批发业务统由国营公司经营。纸行纷纷转业,逐告结束。


 
纸行业在潮洲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与银庄有密切的联系,资本雄厚的老板既有开纸行的又有开银庄的。如乾和行内设乾元银庄,瑞和行内开设裕生银庄,春成合记行内开办陶生银庄。这些都是纸业货款汇兑和代客贷款而设立的。可见当时纸业交易数额之大。总之,纸行业对搞活潮洲市场经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发表,查看评论() 打印本页 搜索相关信息

 
 
 

About 366208.cn - 本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合作伙伴 - 客户服务

 
 
本网站由连城县姑田门户网维护 Email:master@366208.cn

版权所有:姑田门户网 地址:连城县姑田门口洋路 邮编:366208 闽ICP备080112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