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史纸是用毛竹为原料的手工纸。因其纸质洁白、柔软精细、薄而均匀、防热耐久,素有“寿纸千年”的美誉。历史上凡贵重书籍、碑帖、契文、书画等多用连史纸制作。
根据有关纸史记载,清代雍正时期,浙江开化县生产的太史连纸,也称为连史纸,这种开化竹料纸虽然质地细腻匀净,绵软有韧性,但颜色是呈浅黄的,并非洁白,主要用于印刷书籍。以生产皮纸为主的安徽泾县,清嘉庆年间《泾县志》记载中有“连四”的纸张名称,但未见称“连史纸”之名。见《长汀纸史》也有称“连三”、“连史纸”的。据《中国古代吟纸诗文选》记载,“连四纸——宋元时期产生,产地为福建、江西两省,以福建连城、长汀等县及江西省铅山县陈坊地区出产的为最著名,称连四,转名连泗,后讹称连史”。
明代中期,地处武夷山北麓的江西铅山,依靠自身的竹资源和地理优势,逐渐成为我国“江南五大手工业区域之一”。当时的铅山纸中有叫连三、连四、连七的纸名。这样的纸张名称也许是为了更好的区分纸张规格而定的。约在明代万历以后,随着天然漂白竹纸制作技术的成熟,被称为“连史纸”。清代中期是铅山连史纸制作最鼎盛的时期。进入民国后,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和自身技术的部分退化,产量和质量均有下降。至新中国初期,铅山县内生产连史纸的纸槽基本停产。而武夷山南麓的福建光泽,邵武一带地理环境与铅山相似,竹山资源也非常丰富,受其影响,铅山纸的制作技术也被相沿利用。
明代天启元年(1621年)连城姑田元甲人蒋少林(正春)受生活所迫出外谋生,到邵武县禾坪乡的一个小山村里做工,时年26岁,经过历时9年的学习造纸工艺,于崇祯二年(1629年)回到家乡后,把原来的竹纸工艺不断创新、改进,后来成为被连城姑田纸乡一带广泛沿用的“连城天然漂白宣纸制作工艺”。此工艺在姑田纸乡得到精进与升华,纸的品种达到二三十种,其中的连史纸就是沿用了江西铅山连史纸的名称,但由于连城县名中有“连”字的原因,后来许多人认为连城的连史纸是正宗的。现在连城的连史纸的规格为60×110cm,与旧时铅山连史纸规格1.8×3.2市尺的尺寸非常相近。
从造纸工艺上看,铅山连史纸从砍竹开始,经过浸、沤、洗、蒸、煎、漂、槌、晒、碓、洗等,然后进入抄纸坊。 连城的连史纸工艺上是砍青、青丝、灰青、黄坯、白料、碓料、捞纸、焙纸的过程,从砍毛竹开始每一道工序都是精挑细作,特别是选料制料过程与别的品种相比要严格得多。
把“铅山连四纸制造技艺”与“连城天然漂白宣纸制作技艺”对比,从砍竹到制作黄坯是差不多的,只是天然漂白竹丝时有较大差异。铅山的漂白工序是:黄坯饼在山上漂65天后, 又要进行第三次蒸煮,出锅后第二次上山漂35天,然后进行第四次蒸煮,最后碓料造纸。连城的漂白工序是: 黄坯饼上山漂100天左右,其中要翻动三次,然后碓料造纸,从以上两种漂白方式对比,铅山的漂料过程太复杂、太花工。从造纸原理来说,“铅山法”不但大大降低了竹丝纤维的得率,还使许多好的纤维流失。
如果把铅山连史纸与连城连史纸放在一起相比较,从眼看、手感、入墨 三个方面就能看出连城连史纸纸质的优越,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且把中国竹纸制作工艺提升到了更高的水平。
连城连史纸洁白如玉、细腻均匀、光滑如油、纸薄而韧性强,可称为“妍妙辉光”,不但可以用做印刷名贵书籍,制作重要历史档案、家谱、族谱、书画等,还可以作为印学领域的拓印专用印谱纸。只有吸水性极强,韧性好的连史纸在拓印过程中才不易破坏,可以把印章里的印痕清楚的表现出来,且黑白相间,达到赏心悦目的效果,这是其他手工纸所不能代替的。
创建于1929年的福州造纸厂,1932年投产后用单网四缸的1092纸机生产道林纸(胶版纸)、打字纸、白板纸。1946年后主要用竹丝纸板生产机制的连史纸、海月连纸,日产量2吨左右,直至1960年后才改产别的纸张。此法是我国手工纸机械化生产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