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吟诗作赋轻歌曼舞 连城农民文化生活多精彩
 

本地新闻  加入时间:2010-5-26 17:05:33  福建日报 作者:项裕兴 吴福瑞  点击:
    农民与诗人,似乎是差别很大的两种身份。然而在连城县姑田镇中堡村,63岁的江冠英这个至今仍在种地的农民,另外一个身份却是镇农民诗社的社长。

    农民与诗人“联姻”,是连城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一个缩影。在这块被誉为客家文化大观园的土地上,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
的民俗活动,让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有了良好的根基。

    吟诗作赋在田间

    “人类文明历史长,最新科技竞登场。前沿传统相辉耀,世博炫奇黄浦江。”不用说,这说的是上海世博会。5月18日,江冠英告诉记者,每当有感,他都会在劳作中发出类似的吟赋。

    这样的吟赋,也许不够精彩,严格来说只是顺口溜,但从一位农民口中吟出对国家大事的关注,着实令人深思。

    江冠英说,以往作诗,大多发发感慨,很少关注时事,是“抽屉文学”,发挥不了什么作用。不过,自从2003年,他家被挂上了一块政府颁发的牌子——“文化中心户”以后,他感到与往日不一样了。

    连城县委宣传部负责同志认为,农村文化活动只有与群众文化需求相结合,才能对群众有吸引力。文化中心户,就是根据当地群众的文化需求,选取文化大户作为示范,推动文化活动,并引导农民关注国家大事。

    在姑田,农民诗人早已有之。1985年,10多位农民自发成立了农民诗社。25年后的今天,农民诗社不断发展壮大,扩展为“紫阳诗联书画学会”。仕农工学商,成员有了很大变化,但不变的是,他们都是当地的村民。

    诗社负责人之一的江冠英,被授予文化中心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肯定,二是示范。

    挂上文化中心户的牌子后,江冠英家经常高朋满座,他也用手中的笔,带动农民诗人热情讴歌祖国。国庆、五一、北京奥运、上海世博,农民诗人们佳作不断;在县、镇举办的各种活动中,农民诗人们激情燃烧。

    如今,小小的姑田镇,街边的菜贩,食杂店主,田间的老农,甚至小学生,过着积极而诗意的生活。

    客家祠堂添书香

    一万多册书籍摆放整齐,各种报刊应有尽有,还有乒乓球桌等设施。庙前镇芷溪村黄氏祠堂,这座建筑宏伟的祠堂,平添了几许书香。

    连城名胜古迹众多,其中遍布乡野的祠堂,是客家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村民心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可祠堂平日基本闲置,只有在逢年过节祭祀时才热闹起来。

    既然是村民的公共场所,能否把文化中心建到祠堂里,让祠堂焕发生机?

    黄氏祠堂门口,就挂着一块村文化中心的牌子。中心副主任黄尔标说,在政府的推动下,按照村民们的意见,成立了汉剧团、文娱体育组、图书报刊组、十番音乐组、书画摄影组、字词文化研究组和科普研究组等7个组,各组负责人共计26人。

    平日,宗祠是村民读书看报、休闲娱乐的好去处;逢年过节,这里的十番音乐演奏等活动,吸引了人山人海的群众。每年春节,汉剧团都会在村里免费演出,今年春节共演出7场,观众把3000平方米的村广场挤得水泄不通。

    朋口镇文坊村也把文化中心建在宗祠里,结合革命传统教育,文化中心展出了老革命家项与年、项南父子等人的革命事迹。每逢节日,村小学组织学生到此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书声阵阵,誓言声声。

    轻歌曼舞馨风吹

    塘前乡上琴村退休干部叶富生是该村文化中心户户主,酷爱京剧的他,自发组织20多位村民成立了京剧团。每当锣鼓、二胡一响,村民们就闻声来到他家60多平方米的小院内,《白蛇传》、《穆桂英挂帅》等经典剧目,村民百看不厌。此外,叶富生还结合计生宣传自编自演了《谁言生女不是福》、《女儿也是传后人》等10多个节目,每逢节假日、圩天,就为群众演出。

    “新农村建设实在好,精神文明大提高。阅览室办起来,文体活动搞起来。哎哎唷,文化生活乐陶陶……”这是四堡乡雾阁村文艺队自编自唱的乡村调。这支文艺队创建于2009年,现人数达35人,至今已演出10多场。

    地处四堡较边远的上枧村,也有一支常年不散的文艺队。目前,文艺队已发展队员30多人,自编自导了《收获秧歌舞》、《文艺活动之歌》等十余个歌舞、快板、说唱节目,这些节目,通俗易懂,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由于有群众基础,符合群众需求,请群众当主角,连城农村文化中心(户)从它一诞生起就受到了农民群众的欢迎,全县目前有一半以上的村建立了文化中心(户),各具特色,百花齐放。





 发表,查看评论() 打印本页 搜索相关信息

 
 
 

About 366208.cn - 本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合作伙伴 - 客户服务

 
 
本网站由连城县姑田门户网维护 Email:master@366208.cn

版权所有:姑田门户网 地址:连城县姑田门口洋路 邮编:366208 闽ICP备080112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