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风土:碗窑
 

姑田工艺  加入时间:2009-11-18 9:54:27  苍南新闻网  点击:


碗窑博物馆。      (李士明/摄)


县委书记章方璋参观碗窑博物馆。 (李士明/摄)


国务院政策研究室社会发展司司长朱幼棣参观碗窑博物馆。(剑竹/摄)

  朱成堡

  碗窑,因制碗烧窑得村名,明时属南港归仁乡三十七都,又村口溪床多礁石,故旧称礁滩碗窑。分上窑、下窑、半岭三部分,上窑最先开发,下窑次之,半岭随后填补,逐渐连片成村;后因建造桥墩水库,下窑部分西自七亩田东至水尾约占全村近三分之二建筑物拆废,现仅存上窑与半岭一部分。


  据碗窑博物馆扩建时出土之陶质“金瓶”推断,元时,碗窑已有人居住生息。据巫氏宗谱载,明万历乙亥年(公元1575年)闽汀州连城县姑田里巫氏第37世瓷工窑匠巫人公(传称“黑人老”,公元1524——?)徙经此地,相中水、土(高岭土)、柴兼备,适宜制碗烧瓷之生态环境,遂定居田腰(上窑上部,现毁)拓荒伐木,凿圳引水,建窑制瓷。


  至清中后期鼎盛时,碗窑共有18条阶级窑,作坊车间数百间,水碓、泥寮数10座。以每条窑可消纳200个工匠制作的产品计,加上原材料、燃料提供者、运输业者、采购商、商业服务人员、手工业者老幼亲属,全村聚居人口达上万人。清末,碗窑生产工艺辐射拓展上至下垟、丁步头,下至桥墩园角。碗窑俨然成浙南民窑重镇。


  解放后,碗窑手工业者响应政府号召,组织成立瓷业初级、高级合作社,期间部分采用模制灌浆工艺生产细瓷产品。1957年随着桥墩建造水库,以全村陶瓷手工业者为骨干移民桥墩镇,创办原平阳县陶瓷总厂,下窑建筑全部拆除,仅剩现上窑一条阶级窑继续生产,碗窑遂成陶瓷总厂之附属“日用瓷车间”。至上世纪90年代初,碗窑村落日用粗瓷也因市场萎缩,逐渐停工熄火。村民大部迁居桥墩定居,少数外出从事矿山井巷业。目前全村常住人口仅70余人,然而其原始陶瓷生产工艺、工场尚存,村落建筑形态依旧。

碗窑的工艺

  碗窑发源于明末清初我国商品生产萌芽时期。之所以身居穷乡僻壤,而成民窑重镇,且延续兴盛长达300余载,是这里具有陶瓷生产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一、原料。周边山岗储存着丰富的高岭土矿,即瓷土。


  二、燃料。山恋叠嶂有不尽树木柴草,取之不尽,是制碗烧窑之燃料。


  三、动力。村东有源自玉苍山之叠潭飞瀑,凿圳引水入村,可供水碓运转舂土之动力,淘泥沉沙之水源,此外流经房前屋后,可供生活饮用洗涤和消防用水。水是人类聚居生息之首要基础元素,碗窑尤甚。


  四、水运。交通运输条件历来是市镇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碗窑与外界市镇相隔数十里,靠肩挑手提,翻山越岭,自然难成商品生产基地,但村下溪水川流不息,直达横阳支江入鳌江。碗捆草绳,置放竹排,顺溪而下至南水头水运或经桥墩马路车载外运也只不过1个小时,再用竹排轻载生活日用品回村,满足村民生活又一举两得;再者上游村镇如莒溪、丁步头之批量柴片树木,也可放排而下送至碗窑。溪流水路便是碗窑之交通要道。此外,溪北岸也有一条通往泰顺、福鼎之蛮石要道。


  五、向阳坡地。村庄地处山北朝南坐向,一定坡度极宜建阶级窑起火,自最下层燃火一级一级顺风就势上窜,既提高温度又节省燃料。山坡更适宜生产垃圾丢弃,随水流自然排放。工人于作坊制碗,背北向南,冬暖夏凉,可减少劳动强度,朝阳之处又适宜泥浆干涸,生活起居也怡然舒适。


  碗窑传统生产工艺可分十六道生产工序。


  1、采矿挖土;2、送至水碓舂土研细;3、挑送作坊前“土皮斗”淘洗沉沙;4、晒泥干;5、掏泥;6、手工拉提制作成胎坯,置碗板亮晒八成干;7、修坯;8、画花;9、上釉;10、刮脚;11、入窑垒置;12、烧窑;13、自然冷却出窑;14、验收分级;15、捆扎包装入库;16、放排外运。16道工序分别由9个专业工匠完成。如制碗工、画花工、烧窑工、上釉工、舂泥工、洗泥工、筒碗工(验收分级)、撑排工、采矿工。其中画花为女性专属专业外,其他专业皆为男性,仅淘泥专业中有少数身高力大且无绘画技能之女士担当。在上述工序中,手工制碗与手绘碗花是技艺最高之工种,需具童子工。烧窑每月4次,每次约需7天,其中入窑摆放约1天,烧窑约2天2夜,不得中断,熄火降温约2—3天,出窑约1—2天,循环往复,故整村长年累月,生产不停,窑火不断。


  碗窑的产品种类繁多,市场广阔。碗窑产品于人们日常生活、习俗用具无所不至,碗、盘、品、瓶、杯及文房四宝中的笔架、砚台、笔枕、滴水倒头瓶、印泥盒、各种香炉无所不有。


  正是由于其粗瓷更具民间性特质,产品深入农村,市场较之精瓷更为广阔。解放前碗窑产品市场跨越长江南北数省与台湾,并经台湾出口东南亚诸国。

碗窑的建筑

  碗窑是清式山地木构村落建筑遗存。其居住庭院、作坊窑屋、水碓泥寮、庙宇戏楼、商业铺面、蛮石道路、石砌高墙、水圳石桥穿插而建,和谐共处。


  主体建筑:


  宅院庭落、作坊厂房。前者1—3层,以一层居多,因山脊坡度,部分厢房构筑成三层吊脚楼。作坊、泥寮、窑屋皆为一层通间。


  附属建筑与小品:


  道路、墙坎:道路,由溪滩蛮石铺设。院前坎墙也蛮石砌就,高达三五米。


  水圳:村首水圳起自村西潭瀑,长超500米,宽0.8米,沿岩壁而凿,圳旁筑宽0.8米道路,历史与村庄同龄,水圳入村后沿道路流往房前屋后成脉络分布,其意义如新疆坎儿井。


  庙宇、戏楼、亭阁:现有上窑天灯脚三官庙和戏楼,工艺精致,屋脊原有人物、兽类雕塑,文革被毁。上世纪五十年代前,下窑亭子岭有五显爷庙与戏楼,规模与工艺之精巧不亚现上窑之势,旧时村口水尾尚有亭阁一座名曰翼然亭,为供过客歇脚路亭,皆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下游建桥墩水库时拆废;翼然亭于1964年复建,但限于财力其势已今非昔比,二次水库加固时,被移置于现村口虹桥北首道旁闲置。


  石板桥:有两座,皆位居下窑。一座位于村东涧溪出口处,长9米,三孔石桥铺架,建于清光绪庚辰年小阳春(即公元1880年10月),另一座在村西飞潭瀑出口米筛溪上首,10孔石板,长30米。二桥现皆淹没水下。


  天灯。实为旧时夜间照明路灯,取长约5米以上之圆木,以石板立架固定,灯箱内置油盏用绳索升降添油,外抹红漆,因灯位居高,名曰天灯,首个天灯设于上窑庙宇处,该处便得名“天灯脚”,后分布村中各处和平路拐弯转角处。


  旗杆。旧时有成就人士树立之标志。木杆挂旗,石板固立。下窑村口,下新厝、七亩田皆有,现存本馆渔塘岸两对是为典型。


  碗窑村落建筑之特质。


  一、村庄建设应验风水定律。碗窑村庄的规划建设地处溪流河谷北岸,坐北朝南临溪面山,向阳沿坡,拾级而建,嶙次节枇。前有不息川流,一腰带水,南岸有山为朱雀,后有巍峨玉苍山峦为玄武,东西各有礁滩山与大岗头二山伸围,为左青龙右白虎,又各有坑涧溪瀑汇注入溪,村顶建水圳覆盖入村,村落被四水合围。村中有一蛮石道路蜿蜒而上成中央主干道,沿路又有羊肠小道延伸至各宅院、厂房,完全迎合中国建筑风水文化之定律。


  二、水为村庄的血脉。水的引用与布设也是碗窑建筑文化的一大特色。从村西瀑布凿水圳引水入村,流经各住房、厂房、水碓,便有了四大功能:一是生活饮用、洗涤,村民晨起挑几担清水入缸作为饮用水,全天候川流不息的水圳便可供村妇淘米、洗菜、洗碗、洗衣之用;二是供水碓运转的动力;三是生产生活垃圾倒入山坡坑涧,随水流自然排放消运;四是消防功能。


  三、山地三合院宅庭。村中所有住宅建筑皆为一正房两厢房或单厢房兼门楼前辟庭院之三合院形制,与传统中国建筑模式一脉相承。但又能因山势利导,能动地顺应自然。除在院前砌石墙,确保庭院,且突出部分作围护女儿墙外,在厢房处往往顺应山势坡度建成三层吊脚楼。此吊脚楼如临路(街),底层即辟为铺面房,典型如上窑华厝;一旦临山坡即辟为存放农具、仓库、圈养家畜之辅房,如上窑“门屋内”;有的厢房吊脚楼所临道路弯曲,便转折成型,典型如半岭上部陈厝,现称之为“八角楼”;有的山坡地势陡峭,便就势于内部设为拾级多层,而外观即为一层平房加一小庭院,如半岭“细督宅”,现俗称为“五层楼”。


  四、多功能建筑混聚。由于碗窑是逐渐发展而来,故厂房、作坊、水碓、泥寮与住宅建筑是填充式的穿插而建,戏台、庙宇也为见缝插针式地布局,商业即是临路而设,然而概能和谐共处,又使村民生活、生产十分便捷,富有节律与动感,使寂静的山村跳跃着嬉闹的音符。


  五、就地取材,另具一格。碗窑建筑主材有三种:木材、蛮石、碗厘(盒)片。木材临近山上砍伐,庭院道路皆用蛮石,取自村下溪滩,取后自有洪水自然输送,碗厘(盒)片为生产废物利用,筑房屋外墙。


  以上特质,使碗窑建筑体现出承袭传统元素又别具一格的山地村落建筑风范,生态、自然、科学、美观,既有整体和谐美,又各具单体地域特色,还顺应村落生产生活方式。这是现代村镇建筑所无以企及的。

碗窑的社会

  历史上的碗窑具有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元素,构成完整的村镇社会生活图景。


  一、主业:男士手工制碗,女士手绘碗花,子(女)承父(母)业,世代相袭。上窑、半岭单业制碗,下窑以制碗为主业,兼业农耕。


  作坊车间以户为单位,数间连建,权属清晰。窑则集资联建,为宗姓或片区共有。其他文化建筑如庙宇戏台、路桥亭阁为地方公益,受村人共享共护。以户为单位的一间作坊便是一个家庭生产生活单位。父制碗,母绘花,子女便于作坊泥地上边捏泥人玩耍,边接受父母工艺熏陶,边聆听开间作坊长辈间边劳动边谈天说地的秩闻故事,边与同座作坊内其他孩童嬉戏玩耍。子女长至十岁左右,由父母带为徒,潜心学艺,十四五岁始便可独挡一面制碗绘花,帮忖家计了。


  二、兼业:农耕,利用附近山地及房前屋后,工余从事种养植业补贴家用。在下窑朱氏族人即以制碗烧窑所得利润购地置田,清中叶、朱氏族田达1200余亩,山林上万亩。完整村镇商业不可或缺。旧时的碗窑有旅店、裁缝店、饮食店、小百货店多家,清时,下窑亭子岭还有专设的鸦片馆。这里工贸分离,产品的销售主要由来自县内江西洋碗贩担纲。他们长住村内旅店,向手工业者常年预约订购产品,贩运外销。畅销时客商云集,粗工蜂拥,村角道房见缝插针地搭满工蓬。


  三、文化。昔时,碗窑人的生活乐观向上丰富多彩。身处青山绿水、古树参天的环境。以与生俱来的技艺在愉快地创作产品,完全得心应手,信手拈来,工友间边劳动边谈论奇趣秩闻,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工余有上窑、下窑戏台之戏剧和各宅院厅堂布袋戏、提线木偶、渔鼓演艺可供欣赏。逢年过节民俗活动也颇丰富,做醮吃福是主要的活动。碗窑人尚有自己的业余吹打乐和马灯戏班,且水准不低;解放后,上窑赵洪钗、吹打班后人半岭陈上来便以精湛的技艺,一路拼杀,考取华东地区一级剧团,原平阳县红旗京剧团担纲主胡。


  碗窑的庙宇文化发达。上窑建有三官庙与戏楼,下窑建有五显爷庙与戏楼、水尾宫、翼然亭,供奉的三官、五显、陈十四皆由始迁祖自闽地迎奉,保佑平安祈福。但文化教育较为滞后。清末,石壁脚中厅始办私塾,民国时转至下窑宫办初小学堂,抗战时期,朱公元于福州警察局长任上因病返里,创建岗子碗窑小学,开始完全小学教育。


  四、武术。碗窑人自始尚武健身自卫之风颇盛。朱氏、余氏、巫氏族人多出武师,朱氏惠全、余氏国贤、雅师拳技出众,遐尔闻名。清至民国,历次反抗运动,自金钱会、同善社,至浙南红军,村人均有参加,多成骨干力量。


  五、景观。碗窑自拓荒始,始迁祖便以不薄的文化涵养与品味,打造优美之村貌景观,追求雅趣之生活。他们垒石墙、树门台、建庙宇戏楼、造石桥、筑凉亭、引水流、拓池塘、竖旗杆、植名木。石壁脚渔塘养红蓝二鲤,延续三百多年依故。至解放前夕,全村楠、枫、樟、柏、松无数,其径皆数人合围,冠覆数十米,树龄与村史一致,成村庄美景,惜然于1957年大炼钢铁时多数砍伐,建造桥墩水库时又砍伐部分,迄今仅存石壁脚西首与半岭王厝坎脚二古樟。(本文有删节)





 发表,查看评论() 打印本页 搜索相关信息

 
 
 

About 366208.cn - 本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合作伙伴 - 客户服务

 
 
本网站由连城县姑田门户网维护 Email:master@366208.cn

版权所有:姑田门户网 地址:连城县姑田门口洋路 邮编:366208 闽ICP备080112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