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札
民国年间,姑田上堡公庙、中堡关帝庙、下堡天后宫这3座大庙每隔10年打1次普渡醮,为期7天。打醮前要请人扎大型的牌楼、纸人纸马以及引路王、阿利子、阿利娘、高爷、矮爷、十殿阎君、牛头马面以及观音菩萨、韦陀、四大天王等菩萨神像。这些人物纸札要扎成5米高,既要突出各神像的特点,又要扎得高大,必须要有精湛的工艺水平。掌握这套工艺的人,当时只有上堡罗苟子、李金鉴,中堡吴信子、吴运泰,下堡黄金星,溪口黄凤瑞等6人才会制作,而且都要合作才能完成。打普渡醮这一大型迷信活动因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已被人们所抛弃。
(二)剪纸
姑田的民俗,每逢布置新娘房间,总爱贴上用大红纸剪成的鸳鸯戏水、鲤鱼跳龙门、龙飞凤舞、和合仙、大公鸡等图案以及夫妻偕老、鸾凤和鸣、花好月圆等吉利语。闰女出门的鞋内也要放“龙凤”剪纸以及花絮,男鞋放“龙”,女鞋放“凤”。男女双方娶亲时所用的工具,如米箩等也有人贴上有婚喜吉祥的图案。90年代中期只有一些老年妇女能剪上述图案,年青人很少学习剪纸这门艺术。
(三)刺绣
清代,境内男女结婚的男鞋面绣“龙”,女鞋面绣“凤”,到民国时绣“龙凤”的鞋已罕见了,闰女的出门鞋,鞋面上绣一朵花以代替“凤”。小儿的帽子绣虎头,背小孩用的襁褓(背帕)绣花朵,至今还在沿用。除此之外还有老人百年归寿用的寿被也有绣上“龙凤”的。昔日的绣工是一些家庭中稍闲逸的妇女,不少年轻女孩也跟着学刺绣。80年代后,因衣着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很少人刺绣了。
(四)裱褙
姑田是文化之乡,人们喜欢将字画裱褙。悬挂在中堂、横屋厅或书房。裱褙是一项传统工艺,字画经过裱褙,成为一件完美的工艺品。
民国时期姑田会裱褙的有中堡吴运泰,溪口黄凤瑞,松溪黄金星等人。新中国成立后黄凤瑞之子黄裕才,子承父业具有裱褙工艺水平。近年来余火亮自学成才,开设书画店,以画中堂和裱褙为业,所裱的字画平、软、舒挺,给人以清新、舒展之感。上堡、中堡、下堡还有许多人善于裱褙。
(五)雕塑
清代,姑田岭兜江凤岗,孩提时代就喜玩泥,常挖“白丝泥”(具韧性不易破裂的泥),捏菩萨子或小动物,时间久了捏的还真像。年纪稍大依照样品学泥塑、学木雕、终于自学成才。中年时凤岗带着雕塑工具到广东韶州一带卖艺。由于工艺精湛,所雕人像维妙维肖,名扬广东。江凤岗的遗作在姑田很多,尤以人物座像最多。可惜未带徒弟,功夫失传。
新中国成立后,雕刻事业又发展起来,1953年11月,姑田文化站在中心小学礼堂举办过一次古董、雕塑与书画展,展出的人头座像和根雕等作品,博得好评。改革开放后,姑田的根雕艺术突飞猛进。1980年开始,木工家庭出身的杨桂松自学雕刻,不少寺庙的菩萨出自他的手下。洋地村巫柏金从小喜画国画,70年代起,他开始从事雕刻神像和根雕创作,经过10多年的实践、创作,成为连城县的根艺雕刻家。1985年县文化馆举行根艺展览,巫柏金的作品在选材、造型、立意上都有较高水平,获得好评。其作品多次在“广交会”上展出,作品远销海内外。近年来巫柏金在村里带了5个徒弟,他们的作品,都达到一定水平。
雕塑艺术,也在各所小学的兴趣小组中开设了相关培训课程。
|